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谱写“三农”发展新篇章-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谱写“三农”发展新篇章


作者:蔡贤忠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6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房县作为传统山区农业县,始终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取得脱贫攻坚胜利后,坚持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扎实跑好乡村振兴的“接力赛”,全面建设山区农业强县,奋力谱写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新篇章。

一、站位全局抓统筹,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站在“两个大局” 高度,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牢记“三农工作仍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的重要要求,切实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全县“三农”工作,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坚持“四个不摘”,严格落实 5 年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求,继续坚持和完善向重点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坚持和完善对口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工作机制,继续实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巩固脱贫成果的十条意见”,强化产业扶贫、易迁后扶、就业创业等工作,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手抓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梳理研究、优化调整,做好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有机结合,逐步实现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二、千方百计兴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持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实施产业到户“11211”工程(即:户均栽 10 棵果树发展庭院经济,种 1 亩药材或茶叶、食用菌、烟叶、蔬菜,养 2 头猪和 100 只鸡,户均劳务输出 1 人)和“六个一批”就业行动(即:与原用工单位保持联系返岗一批、省内市内用工输出一批、县内规模企业招工一批、扶贫车间和公益岗位吸纳一批、就地发展养殖种植转移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安置一批),实现地里种满、圈里养满、劳力用满。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围绕黄酒、食用菌、中药材、畜牧、茶叶、蔬菜、烟叶、林果等“八大特色产业”,打造优势产业片区,建设百里茶叶长廊、百里林果长廊、百万亩中药材基地、百万吨蔬菜基地,做大产业规模,确保特色产业基地面积稳定达到 135 万亩。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小镇,创建专业乡镇 12 个、专业村 90 个。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黄酒灌装、茶叶加工出口、食用菌深加工、魔芋食品开发等龙头企业,全力补链延链强链,以全产业链拓展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空间。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围绕生物医药、黄酒等特色产业,与湖北工业3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校共建一批特色产业研究院(中心),实现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对接,通过研究院培养造就新型实用人才,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实施品牌化战略,做大“房县贡礼” 区域公用品牌,努力把房县香菇、房县黑木耳、房县黄酒 3 个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成闻名全国的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持续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地里种满种足,全县粮食年产量稳定在2.9 亿斤以上。

三、全力以赴抓建设,实现乡村宜居宜业。聚焦乡村宜居宜业这个总目标,围绕房竹绿色发展城镇带、十房乡村振兴示范带“两带”建设部署,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一村一景、一村一规、示范先行,科学编制村庄建设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大力开展村庄美化、绿化、亮化“三化”工程,重点培育城关三海、红塔南潭、白鹤孙家湾等 9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 20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每个乡镇 1个),以示范片区、示范村引领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全域铺开。

强化以城带乡,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持续改善通村路、产业路、户院路、农田水利、清洁能源、冷链物流等既利生产、又利生活的必需基本条件。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 4G 网络全覆盖,推进以 5G 为代表的新基4建项目发展。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新五年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大力开展四旁植树、村庄绿化、庭院绿化等植绿增绿行动,以发展核桃、樱桃、黄桃、七叶树等经果林为主,实现生态和经济双收益。持续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好”创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坚定不移抓党建,夯实乡村治理根基。落实“五级书记” 抓乡村振兴要求,压实“一线总指挥”工作责任,集中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抓好“三农”工作,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兴产业、促增收、保稳定上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基层党建“整县推进”和“十个夯实”,开展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轮训,大力

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有序开展乡镇、村集中换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农”工作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红色头雁”工程,紧盯创业带头人、种养大户、返乡青年、退伍军人等农村“精英”,积极吸纳能人进入党员队伍,着力培育一批领头雁、带头人,持续推进回归创业、回乡就业和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两回三乡”工程,促进政策、技术、资本等要素向农村集聚。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以发展特色产业、盘活土地资源、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等为抓手,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探索资源开发5型、合作组织型、服务创收型等“村级集体经济十种发展模式”,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确保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 5 万元以上,40%的村达到 20 万元以上,涌现一批集体经济过百万的村(社区),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带农、富农能力。持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探索推广“三官巡村”(乡官、警官、村官巡村)、“五长治城”(村居长、警长、网格长、党小组长、楼栋户院长治城)基层治理新模式,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