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有故事的人-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一群有故事的人


作者:江玉珂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6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我已在扶贫路上走了三年。三年前满怀憧憬下到基层、走上扶贫路。三年间,见证了一个贫困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大家在脱贫攻坚路上蹄疾步稳的脚步。

三年前,我被安排到回龙乡古桥沟村参加精准扶贫工作。古桥沟村是一个搬迁村,人多地少,产业发展受限制,贫困发生率很高。但面对如此难题,我看到的是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炯炯有神的眼神,发展信心十足,脱贫致富有把握,我也被这一个个故事深深的打动。

进百家门,办百家事

走访入户,访贫问苦,是每一名扶贫干部的必修课。由于语言不通,部分贫困户对我不太信任,第一次走访我就吃了“闭门羹”。工作队的闫队长看到了我的“尴尬”,随即就表示:“明天我带着你去入户,学一学。”“早上吃了没?地里的草除了没?当家的去哪儿干活了?”方言土话通俗易懂,瞬间就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受过高等教育的我感触良多,要多接一点地气才行啊!

一连好几天跟着闫队长入户走访,学习到了很多接地气的方言。“一把连儿”(一起)等等也让我平添了不少知识。伴随着学到新知识的喜悦,跟着闫队长来到了老王家里。老王是一个独居老人60多岁了,妻子去世,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在与老王交谈中,我们知道了他因为年龄大,腿脚不方便,到了耕种的时节,地没有翻、种子也没有撒。闫队长听后,直接到门后拿起了锄头就往地里奔。一锄头一锄头挖,不一会儿闫队长已经满头大汗,一个上午就帮老王挖好了地。“明天早上来帮你撒包谷种。”闫队长跟老王讲。我对闫队长说:“您今年也50多了,怎么不跟村上说,请两个小伙子来帮忙。”“我们扶贫就是要为群众解决发展上的问题,进百家门,就要办百家事,他有困难我们一定要帮忙,要亲力亲为,也为群众树立一个好榜样。”闫队长耐心地跟我讲着。

坚定信心,未来可期

古桥沟村是一个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村,人多地少,发展受限。而且留守的老人、妇女较多,缺乏劳动力。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也一直在探索发展的方向。听说有一位老板想要发展银杏产业,村两委和工作队闻声而动。一方面联系老板商谈银杏落地古桥沟问题,一方面沟通群众集约土地。八月的天气异常炎热,下午两点多,顶着烈日,村两委的干部就已经下地去勘测土质、丈量土地了。听说项目老板要村上拿出实质性的材料才肯投资,一连十多天,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天天在地里,整个人都瘦了一圈、黑了不少,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银杏产业终于落户古桥沟村。

银杏产业最初的发展并不顺利,第一年没有见到效益,老板起了撤资之心。在得知消息后,村两委和工作队连番上门做工作,一连好几天,终于将老板稳下来了。当我问起他们,为什么下这么大力气呢?“你别小瞧这个银杏产业,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我们村在脱贫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未来是可期的。”村书记说。此后,村上做了一个决定,明确了一人专职服务银杏基地,请工、除草、栽植一条龙为基地服务,在村两委和工作队优质的服务下,银杏产业逐步稳固。租地、雇工都是本村内的,一年仅这两项就为全村带来40多万元收入,种植户户平就能增收4000元。这正印证了书记的那句话,“真的是前进了一大步,未来确实是可期的”。

团结一心,统筹发展

古桥沟村产业发展的路越走越顺畅,走在村内的环形产业路上,一片片绿油油的银杏沁人心脾。“小小的银杏就有三种能力,一是入眼,可观赏;二是入体,可做药;三是入市,可变现。当初我们竭尽全力争取银杏,是多么正确啊!”村书记感叹道。“这绿油油的银杏这么漂亮,我们为何不从发展观光业上再为银杏加一道产值呢?”村副书记提到。“这个主意好,银杏下面还可以配套中药材,群众的地里还可以套种果树,技术我们来负责。”驻村第一书记***讲到。

说干就干,村两委和工作队分头行动,发动群众种植果树,帮助群众调运果苗,手把手教群众栽种果树、套种中药材,一干就是一个月。如今,果树就快要结果了,中药材也要丰收了,在大家辛苦的汗水将收获成功之际,结的果怎么卖就被提上了村两委议事日程。最终到底是“卖”还是“买”,成了大家讨论的重点,经过几天的讨论,发展休闲生态观光农业成了议题的终结。大家纷纷出谋划策,哪个鱼塘能承包、哪家厨艺好可以开个农家乐,好的计策都被提了出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份发展规划应运而出。把鱼塘发展成休闲垂钓园,把银杏基地、果园发展成采摘、观光园,把小莫家发展为民宿、餐饮一体的休闲农庄等等。现如今,采摘园、垂钓园已经初具规模,休闲农庄已经开业,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逐步展开。村两委和工作队的汗水正在着笔,描绘着一个个人物、一间间房屋、一棵棵树木。

三年来,作为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我深深融入古桥沟村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村两委和工作队在全村脱贫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汗水一滴滴撒在全村脱贫的土地上,他们是扶贫路上的践行者、更是引路人,每一个人的辛苦付出都是一段感人的扶贫故事。

(作者系回龙乡驻古桥沟村结对帮扶干部)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