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追梦人-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扶贫路上的追梦人


作者:喻淑彬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6日

“这城里来的干部有意思,上个土坡路还要村上的老书记拉着,这是走不了我们的山路哇!”贫困户石公粉站在自家的门前喃喃自语,远远地看着我慢慢走近,走近的时候便笑着说出了这句话。当得知我腿受伤刚恢复好就坚持过来走访入户时,她赶忙从家里搬来了椅子让我坐会儿,并询问我的身体恢复情况。这是我腿受伤后第一次入户,也让村里的老百姓对我有了新的认识。她们不仅看到了我开户院会、入户走访、了解困难、提供帮助的日常工作,还看到了深藏在我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和人们的热爱。我不是吃不了苦的城里干部,而是愿意走近她们的自家人,一个愿意在扶贫道路上默默付出的追梦人。

我叫喻淑彬,男,30岁,现任房县姚坪乡移民站负责人,2019年县驻村办结合脱贫攻坚形势,提出了“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我有幸被单位选中,到扶贫点姚坪乡化口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4月底根据组织部统一安排部署,随工作队转至姚坪乡观音沟村继续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对化口村实行双包联。到村的第一天,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村里的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既然来了,就绝不退缩。”

“小喻,啥时候过来的,快到家里坐。”薛春燕开门笑着说。这是下半年第一次见到她,上一次遇到她的时候,刚好看见全家老少送她出远门,在路边等进城的公交车,大儿子王依奥提着手提箱,小儿子王依杰拉着她的手,母亲范本荣来回走动,时不时眺望着公路远方,这温馨的画面似乎仍在眼前。我跟着进了屋,客厅正烧着黑煤,我一边交代着冬季取暖安全事宜,一边顺手把王依杰从电视机前拉到身边,让他不要离电视那么近,薛春燕端着泡好的茶水递给我,笑着说:“我们不在家的时候,谢谢你们和村上对我们家的帮助”。我回应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她家是化口村的贫困户,薛春燕父亲薛治清已64岁,重活做不了,母亲有言语残疾,主要在家做饭并照顾两个外孙上学,丈夫王寿春农忙时在家照顾老小,农闲时在北京务工,在家收入微薄,在外难以照顾老小。得知这些情况后,我便格外留意这家人。薛春燕外出没多久我便入户查看老人生活情况,当看到两老人吃面条,一个菜都没有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打到了薛春燕那里,询问出发前怎么准备的,薛治清赶忙解释女儿把菜都买好了,外孙们在学校吃饭,两老人想着中午应付下就算了,所以没炒菜,我这才放下心来;得知薛春燕母亲的残疾证办的比较早,残疾等级是叁级时,我及时电话告知了当前残疾人各项政策,在丈夫的带领下,她母亲到县残联重新做了残疾等级鉴定,确诊为言语听力多重一级残疾,每个月享受到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00元;政策明白享受卡上墙的时候,为了确认在竹山县太和村读学前班的王依杰是否享受了教育扶贫资助,我更是问薛春燕要到了竹山老师的电话,确认已享受才放心填写;薛治清用的是老人机,为了让远在北京的薛春燕夫妇看到家中的老人小孩,我入户时便用自己的手机,拨通了微信视频聊天,当看到老人小孩一切安好时,薛春燕感动的久久说不出话来;为了能帮薛春燕夫妇就近找到合适工作,每当人社中心发来劳动技能培训通知及企业招聘信息时,我总是第一时间转发给了他们……因为有了平时的联系,再次看到他们夫妻时,没有干群之间的生疏,有的是聊不完的话题,当我听到他们聊起2020年的产业规划时,真切感受到了一家人对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每次给屈光兰老人打招呼的时候,她都是眯着眼睛嘿嘿地笑,嘴上念叨着过来了啊,认识我却记不得我的名字,好在这大半年来的走访,她对我渐渐有了印象,这个70岁的老人也许记忆力在逐渐衰弱,但女儿女婿仍一直记在心上。自丈夫去世后,已出嫁的女儿经常带着一家人来看她,女婿更是经常买米买油给她送过来,让她在迟暮之年倍感亲情的温暖。她既是观音沟村的贫困户,也是独居老人,好在住进了易迁小区,左邻右舍人多倒也热闹,每次走访我都会检查下家里是否还有吃的,询问身体状况及最近女儿一家是否过来探望,顺便帮忙收拾下家里的卫生。因为住二楼,为了方便做饭烧火,她便把柴火堆在客厅,来回取用不经意就撒的到处都是,为了确保安全,我帮她转移了大部分到屋外,并坚持每次到家帮她扫地,直到有一次走访我发现,她已经自觉养成打扫的好习惯了,做完饭就把地上扫干净,还问了我一句:“我的低保金是多少钱?每次都是女儿他们帮取的。”我又惊又喜,吃惊的是以前每次问她扶贫政策的时候,她都是笑着说不知道,现在居然问低保金的事,说明我们开的户院会政策宣传有效果,欣喜的是她虽然记不起很多人和事,却已经知道我从哪来,我来做什么,说明频繁走访来加深印象的作用很大,我顺手翻出全村的低保花名册,准确告知了她2019年每月享受的低保金额,我多么希望她能记得住我的名字,能知道除了亲人还有很多人关心她,她的晚年一点儿也不孤独。在以后的走访中,我更是增加了“五类人”(分散供养五保老人、残疾人、低保户、重危病人和精神病人户、留守儿童及老人)的走访频率,我知道这些人更需要关心和帮助。在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包括屈光兰在内的9户贫困户厨房排烟管断裂以及公厕漏水问题,修补好了贫困户汪自文家门前的场坪下陷,安排了专人照料瘫痪在床的贫困户孙长元……虽然没有统计过总共解决了多少问题,但我知道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们身上的大事,只有干好实事、解决好小事,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中。

回首这一年多的扶贫工作,我与这里的村民们结下了浓厚的情谊,也深深地体会到扶贫不仅仅是任务,更是架起干群之间的桥梁,让群众与干部心连着心,还是凝聚各方力量的纽带,让所有干部都能尽己所能为群众解难题。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我们仍在努力奔跑,我愿做扶贫道路上的追梦人,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作者系姚坪乡移民站驻化口村驻村帮扶干部)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