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陆瑞 报道:8月25日,房县野人谷镇烟区,一场秋雨下,天气恢复了秋日的凉爽,但烟农们的采烤热情丝毫没有减退。
走进西坪村一座10联体烤房,烟技员和烟农繁忙的身影此起彼伏,交相辉映。
在烤房边的空地里,出现了一点新变化,一抹绿色引起了笔者的关注。
包装袋包裹后的鲜烟叶,在烤房边按序堆放
“老乡,这绿色的包装袋看起来挺不错。”听见我提起这包装袋,正在编烟的烟农刘长根来了兴致,一边手上功夫丝毫不减,一边骄傲地向我解释道:“这是我们互助小组今年才配发的鲜烟叶包装袋,和以前的麻袋片、化肥袋相比,包烟效果可好多了。”
“以前,我们经常使用麻袋片,随便丢弃的口袋作为包烟的辅助工具,虽然对烟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效果十分有限。在烟叶采摘、运输、编烟的过程中,都很容易产生鲜烟叶的机械性损伤,出现烟叶青痕现象,不利于后期的烟叶收购与烟农增收工作。”西坪村驻村技术员饶崇宇听见我们的谈话,饶有兴致地向我解释道。
据了解,以前烟农在包装烟叶的时候,都是随手抱或者用简易的包装物料,根本起不到效果,不过从现场的情况看,烟农们已经开始使用这些绿色的包装袋了,这些包装袋真的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吗?
“你可别小瞧了这个包装袋,去年房县烟叶分公司针对降低烟叶损失率,增加烟农收入的问题,专门成立了QC小组。通过差异化对比等一系列实验方式,发现鲜烟叶包装袋能够有效降低烟叶损失率,之前鲜烟叶损失率在10.8%,使用鲜烟叶包装袋后鲜烟叶损失率在5.5%。按照2020年度房县烟叶分公司烟叶收购金额1.07亿元计算,减少烟叶损失金额570.1万元,户均增收0.49万元。”一旁的野人谷烟叶站站长陈德兵解答了我的困惑。
组织QC专班,进行课题攻关
在今年7月,房县烟叶分公司加快QC成果转化,在工厂定制生产包装袋4万片,差不多1亩烟地1片,然后通过互助组和合作社进行有效管理,达到减少鲜烟叶损失又延长包装袋的使用寿命效果。
一个小小的包装袋,竟然起了这么大的作用。炎炎烈日中的一抹绿色,成了烟农增收的底色,这也是房县烟叶分公司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
用包装袋,方便人工转运鲜烟叶
据悉,自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房县烟叶分公司将烟农的急难愁盼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方向,公司党组书记祝庄品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列服务清单,以上率下,定期销号,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实走深走到群众心坎上。分公司已经开具服务清单46项,已经落实38项,剩下的正在有条不紊落实中。
陈德兵告诉笔者,就这段时间来说,白天烟农在烟地忙,烟技员们开展错时服务,利用烟农晚上时间,举办烟农夜校,提升烟叶技术水平。再比如,烘烤阶段开展煤炭或者生物质燃料送到户,全程机械化减少烟农用工强度等等,不胜枚举。
下一步,房县烟叶分公司还将根据烟叶生产用工量大的环节,动态拓展“我为烟农办实事”清单,适时开展飞防作业、技术员领办专业化分级服务队,专分散收等个性化服务。
临近离开的时候,刘长根身旁的烟叶已经用梳式烟夹把包装袋内的烟叶给夹完了,忙起身给我们打招呼:“这包装袋的绿色,就是我们烟农增收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