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杜达巍 王超亿 郭锐 报道:“依托4家市级茶叶龙头企业、28家合作社,我镇茶产业大幅延长鲜叶采摘时间,茶叶系列产品得以延伸,红茶和绿茶同步发展。”8月17日,房县窑淮镇党委副书记杨瑞如是说。
走进窑淮镇双峰茶业公司茶叶基地,工人们正在改造低产园,老茶园焕发出新活力。杨瑞介绍,在双峰茶业等龙头示范引领下,推行茶产业增收计划,引入茶叶精深加工生产线,建成10个茶叶专业村,每亩茶园经济效益由原来的2500元提高到6000元。
近年来,房县重点谋划茶叶产业发展,建成茶园10.2万亩,打造2个万亩茶叶乡镇、20个千亩茶叶村,年产值3.27亿元,带动2.1万农户增收致富。“产业强不强,重点看龙头。”县委副书记肖大有认为,要把引强、培优、壮大龙头企业,作为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打造完备的茶叶加工产业链条。
围绕茶产业提质增效的现状实际,房县综合考虑市场主体的实力强弱、技术水平高低、优质产能大小、产业链条长短等要素,按照“一个产业+三五个龙头引领+一批骨干支撑”的梯次培育思路,重点培育一批产值超亿元的重点龙头企业。
茶叶加工向产地下沉、精制加工向园区集中、产区与销区高效对接、建设现代茶产业集群基地……通过政策引导,房县支持茶叶重点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提高茶叶精深加工能力和档次。
新建无性系茶园每亩扶持4600元,改造老茶园每亩一次性扶持600元,管护集中连片茶园100亩以上每亩扶持200元,新建、扩建改造加工的车间给予投资总额20%的资金扶持。仅2020年,全县兑付扶持资金5018万元。
品牌不强,企业难做大。肖大有介绍,房县已成立跨区域茶产业协同发展联盟,共创“神农贡”区域公用茶品牌,整合种、产、加、销、研、文、旅等茶产业全链条全要素,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推动茶叶品牌相促相融、联动发展。下一步,该县将在打造大品牌上持续加力,加强茶叶品牌的策划、包装、推介,从“卖产品”转向“卖品牌”“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