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农王三能的致富经
年收入20万,这对于一个菜农来说可能是奇思妙想,但在野人谷镇三座庵村,“蔬菜大王”王三能却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跑蔬菜运输,他成了全村第一个“万元户”。今年42岁的菜农王三能在野人谷镇三座庵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上世纪90年代末,王三能就看准了三座庵村毗邻神农架的地理优势,在村里率先跑起了蔬菜运输,经常在河南、神农架等地凭着诚实守信、勤劳吃苦,王三能在98年盖起了村里第一栋楼房,成了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
种高山蔬菜,他成了全镇赚钱最多的“菜农”。但王三能并没有因为万元户的头衔而满足,南来北往的蔬菜运输让细心的王三能发现:种菜要比运菜强。
他说:“我在跑运跑蔬菜运输的过程中发现,河南、神农架等广泛建设蔬菜基地,家家都住上了小洋楼。”
2005年,王三能在多次考察比对地力、海拔优势后,决定在自家门前的三亩玉米地里试种高山大白菜,一开始由于缺乏技术,蔬菜种植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他并没有动摇种菜的信心,2006年,他从宜昌、神农架等地请来技术员指导种植,并向技术员“取经”,在技术员的指导,3亩地当年就收入了27000元。
尝到甜头的王三能决定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一下承包了村里30亩土地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村里向没资金的他无偿提供种子化肥,统一以最低保护价1毛5收购,一年下来种菜带运菜除去成本纯收入达15万元。
王三能跟我们算了一笔帐,“我们这里现在已经不再种植玉米,普遍开始种植蔬菜,因为蔬菜当年种当年见收入,做到三年后,所赚得钱就可以轻而易举添一台汽车。如果在种植的业余时间跑运输,基本上每年的收入在15万左右”。
开展观光农业,他建立远近闻名的农业观光园。 2009年随着武神生态旅游公路的全线贯通,王三能又将位于旅游路沿线的房子装饰一新,开起了农家乐饭庄,并多方联系旅行社让游客们到他家享受田园采摘乐趣,年收入增加5万元左右。
如今的王三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相信以后还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