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房县耳菇产业健康发展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郭兴华 杨玉林 王明安报道: 近日,湖北“十大名菜”评审结果公示,“房县黑木耳”进入“湖北十大名菜(加工菜)第八名,这是继“房县黑木耳”去年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后的又一殊荣。
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自2008年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我县在全省成立首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出台了《房县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和《房县黑木耳和房县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县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组织农业、工商、质检等职能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清理整顿市场,对标志产品经营者建立统一的产品追索体系,设立用标产品投诉和售后服务电话,切实做到统一商标标识、统一包装设计、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市场监管保护。依托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农业部“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在全县10个主产乡镇都配备2-3名技术人员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引导生产者按照特定生产规程安全地生产地理标志产品。成立房县兴农食用菌地理标志专业合作社,依托房县神武山珍公司等6家龙头企业在青峰、土城等主产乡镇建立食用菌地理标志示范园4个,全县规模以上的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达到8家,经合组织达到15个,地理标志耳菇生产“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41个,参与产业化生产经营农户达到5.6万户,使龙头企业(经合组织)、生产基地和农户连接在一起,不断扩大产业带动能力。2010年,全县耳菇产量达6010吨,产值达2.48亿元,菌农人均增收1927元。出口创汇由2009年的1100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2533万美元,增长1.3倍,有力地推动了我县耳菇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