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陵西南看“门古” ——房县门古寺镇壮大富民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综述-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房陵西南看“门古” ——房县门古寺镇壮大富民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综述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1日

发展烟叶产业

养殖白羽乌鸡

养殖秦巴黄牛

发展核桃产业

望佛山农业合作社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戢运鹏 报道:房县门古寺镇位于县城西南部,耕地面积4.43万亩,山林面积48万亩,平均海拔550米,属典型的二高山农业大镇。在脱贫攻坚中,为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该镇党委政府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脱贫关键,按照“村村有品牌,组组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集体有收入”目标,壮大产业基础,变“输血”为“造血”,开拓致富渠道,走出了一条“1+10+N”的产业发展道路,让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本镇就业,稳定脱贫增收。

强堡垒明方向党建引领添动力

加强党的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门古寺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党建为统领,整合农技、畜牧兽医、林业部门力量,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大力实施 “党建+生态”发展模式。该镇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大力开展 “两学一做”活动,结合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聚焦 “村党组织治理能力强化提升”,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生态示范乡村,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利用 “双十星”争创,评选示范户,激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发展绿色产业,使绿色发展理念深植民心。

思路指引方向。走绿色脱贫之路,门古寺镇党委分片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分解产业发展任务,明确产业发展目标,致力打造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其中,在烟叶产业发展上,积极统筹技术人员力量开展技术指导,发展烟叶村至少有1名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工作,做到规划、育苗、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每个环节都有人服务、有人把关、有人负责,全力保证烟叶产业发展质效。

强产业壮筋骨一村一品成色亮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门古寺镇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品”要求,以产业扶贫为融合,突出绿色发展,打造特色产业片区。

重点建设十大产业基地。不断壮大以10个村为主的烟叶产业示范带,以彭家湾片区为主的茶叶产业示范带,以红星片区为主的中药材产业示范带,以秦口片区为主的优质糯稻产业示范带,以杨岔山片区为主的蜜蜂产业示范带,以东河片区为主的食用菌产业示范带等。目前,全镇计划全年完成种植烟叶6500亩、茶叶3000亩、中药材4500亩、食用菌350万袋、椴木香菇木耳60万筒、魔芋3400亩。新发展生猪25000头,蜜蜂10000箱,家禽80万只。

立足特色改 “穷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该镇不仅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迅速,乡村旅游产业也取得新进展。全镇投资近亿元用于修公路、兴产业、造景点、建民居,使山区变景区、民房变客房、农副产品变商品。在引进市场主体方面,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引进湖北雨田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带动近500人在家门口就业。新建秦口黄酒作坊、柯氏鞋厂,年产值200万元。扩大有机肥厂和生物颗粒厂生产规模,让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木材废料都能变废为宝,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难题。通过加强市场对接,发挥望佛山农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全年销售额550万元。

强保障解民忧乐业安居奔富路

民生是产业发展的根本落脚点。近年来,门古寺镇扶贫车间“遍地开花”,车间大多建在易地搬迁安置点旁边,村民们不仅住得安稳,还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脱贫致富。据统计,目前,该镇共有11个扶贫车间建成并投产,项目涉及黄酒、衣服加工、肉牛养殖等产业,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

“搬得出、能致富”只是该镇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举措之一。该镇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基础设施和民生短板得到明显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其中,项家村变化尤为显著,2019年全村实现收入36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2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0万元,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级文明村、产业脱贫示范村。不仅如此,全村近10人成为省级、市级诗经民歌传承人。

致富有奔头,村庄变美了,村民发展信心更足了。下一步,依托全镇历史文化资源,门古寺镇还将朝着 “生态文明重镇、现代农业大镇、和谐美丽新镇、党的建设名镇”而努力奋斗!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