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奋斗的日子酿成酒-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把奋斗的日子酿成酒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1日

    今日房县网讯 初秋,和暖的阳光从蓝蓝的天空洒下来,为大地镀上丰收的颜色。房县门古寺镇高塘村村民熊次连家的场院里,金黄的玉米铺了一地,浓浓的酒糟香随轻盈的山风飘向远方。

    刚卸完酒料的熊次连满面红光地从酿酒作坊里走出来,坐在门前的矮凳上擦擦额头的汗,望着迎风招展的“何记生态原浆酒”招牌连连感叹:“今天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然而,这个个头不高、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面对生活的困境,硬是用不认命的斗志把“以前不敢想”的日子变成现实,把艰苦的岁月酿成了醇香的酒。

    丈夫遭遇事故,她选择一人扛起家庭重担

    熊次连的家位于马路边,通向她家的道路平坦悠长,一如她现在的生活幸福绵长。她家现在有两层小楼外加一个酿酒作坊、一个养猪场。这么大的家业,让人不敢相信竟是一个女人独自操办起来的。回忆起操办这些家业经历的困难和心酸,熊次连眼里闪着泪花,言语中却充满一股不服输、不认命的劲。

    2006年农历九月底,她的丈夫何平元在四川一个工地打工时不幸被意外坠落的砂石桶砸中,头部、胸部、胳膊等处严重受伤。当时,家里只有四百元积蓄,她又向亲友借了几百块钱,揣着不到一千元钱匆匆赶往四川照顾丈夫。由于丈夫受伤严重,她必须留在医院悉心照顾。当时,儿子正在读初三,面临中考,她却无暇顾及。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下,还要面临长期治疗产生的医疗费、儿子的学费、生活费,家里的土房也严重破损,墙壁随时可能倒塌……生活一下子把熊次连逼到了一个逼仄角落。

    “只有往前走,没有别的路!”陷入生活的困境,熊次连没有退缩,而是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改变现状。在医院治疗半年后,熊次连把丈夫接回了家。当时,丈夫无法下床、生活不能自理,语言功能受损,熊次连只得每天守在丈夫身边,为丈夫擦洗身体、做康复训练,同时,还要抽时间做家务、干农活,为生计筹划。为了早日让家人从危房里搬出来,2007年,靠着丈夫的一部分赔偿款,加上向亲友借的两万块钱,熊次连自己动手盖新房。每天天不亮她就起床筛沙、备料……能自己干的活她都自己干,尽量省下请工人的钱。那段时间,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常常在半夜醒来,为今后的生计辗转难眠。

    一个人扛起养家重担的日子里,熊次连吃了多少苦、熬了多少夜,记者无法感同身受,但从她粗糙的手掌、睿智的语言里,记者可以看到她致富的底气。

    2007年秋天,熊次连一家搬进了新房。熊次连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不服输、不认命的斗志,使得原本陷入绝境的家庭重焕生机,但是家里的欠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鞭策着她一刻也不敢松劲,她必须马不停蹄往前奔。

    面对重重困难,她用生活的哲学向命运叫板

    要想改变现状,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

    为了让家人不再过捉襟见肘的生活,2008年,熊次连准备发展养殖业。当时,村里养猪的人比较多,大规模养鸡的比较少,因为人们都说鸡苗不容易成活,养殖风险很大。但是有生意头脑的熊次连不信这个邪,“按技术来,不可能养不活!”于是,她来到县畜牧兽医局找技术人员请教繁育鸡苗的技术、科学养殖的方法,接着就开始大规模养鸡、孵化鸡苗。

    有心人,天不负。最多时,她孵化了4000多只鸡苗,而且成活率很高。掌握了养殖技术,她销售鸡苗的市场很快打开,鸡苗供不应求。因为当时儿子正在读高中,女儿在外地打工,屋里屋外都是她一个人操持,鸡苗需求量又大,冬天还需要给鸡室升温,她每天忙得不可开交,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有人问她难不难过,她说:“哪有时间去想难不难过?我只有时间去做事,没有时间哭!”
为了腾出更多时间照顾丈夫,2010年,熊次连调整生产策略,开始酿酒。她自己做酒曲,酿制高粱酒、苞谷酒。因为资金有限,没钱购置加工设备,所有工序只能手工完成,冬天屋外大雪纷飞,她却忙得满头大汗。为了保证酒的品质,她想办法引入山泉水酿酒。好品质为她赢得了好口碑,在她家买过酒的客人逐渐变成“回头客”。有时候***不开,没有钱买生产原料,供应商都信任地赊给她,因为在大家眼里“凭她的能力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还不上的账”。2014年,她家被纳入精准扶贫户,在政府的帮扶下顺利申请到8万元无息贷款。她利用这笔资金对酿酒作坊进行改造升级,逐步添置了一些设备,请了一位帮忙的师傅。她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把产业越做越大。

    熊次连带记者参观了她的酿酒作坊,蒸馏、操作吊机、卸甑摊晾……每一步需要多少时间她都了然于心,操作起来也十分娴熟。在储藏室里,高高的酒坛子快要赶上她的身高。她搭着凳子从酒缸里为记者舀了一杯醇香的高粱酒,自豪地说:“我家的酒现在根本不愁销路,每年轻松售出三四千公斤。”她边说边拿出手机给记者看她微信上的订单,“回头客”源源不断。记者算了一下,她家的高粱酒卖60元一公斤,苞谷酒30元一公斤,仅此一项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虽然现在日子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生活的磨炼让熊次连有了很强的忧患意识。她说:“做生意必须有风险意识,不能‘一条腿’走路。”酿酒生产周期长,资金循环慢,因此,她在酿酒的同时又开始发展养猪业。用自己种植的玉米酿酒,酒糟用来喂猪,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不论是养鸡还是养猪,都要用科学方法。”在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养猪场里,熊次连一边小心翼翼地把抢食吃的小猪分开,一边向记者介绍她的养殖经验,“每天我都要把猪舍清理干净,每年还要按时给猪崽做保健、打疫苗,按农技专家教的方法科学配料喂养。不管花多少钱,我一定要保证产品质量。”因为科学喂养,她家的猪崽都非常健康,还没生下来就被预定了。现在,她家有25头猪,其中20头猪崽,每头可卖1200元。她说,年内母猪还要繁育几窝猪崽,仅此一项可帮助她家增收几万元。

    熊次连的好人品保障了她家产品的好质量,好质量为她树立了好信誉,好信誉为她带来好财气、好日子……虽然生活中常常遇到困难,但熊次连用她朴素的生活哲学让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她的人生也翻开崭新的一页。

脱贫只是新起点,她要在致富路上努力奔跑

    熊次连自强不息的斗志,成了她走向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动下,她家2017年就脱了贫。但是,对努力向上奋斗的熊次连来说,脱贫只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她说她“一定要成功”,她要在致富的道路上努力奔跑!

坐在自家的场院里,熊次连自豪地算了一笔丰收账,今年卖酒加养猪,收入十几万元不是问题。手头宽裕了,她计划再添置一些加工设备,但她并不急着扩大产量、也不急着把家里的几千公斤酒都卖出去,她要致力提高酒的品质,把品牌打得更响亮。而且,现在猪肉行情好,她准备好好发展养猪业,还要腾出更多时间照顾家人,她要稳稳地致富,还要稳稳的幸福。

    独自撑起一个家,把儿子培养成大学生,还把家里的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这个连男人都佩服的女人,自然成了儿女心中的榜样。在熊次连的影响下,儿子何立飞也从外地回到家乡,准备把家里的产业再上一层楼。

    一开始,家里的活何立飞大多干不好。在母亲言传身教下,如今,他已成了母亲的一只臂膀。他用年轻人的视野,努力把家里的产业走向正规。他首先为家里的酿酒作坊申请了营业执照,还注册了商标。同时,利用微信平台帮助母亲扩大产品销售渠道。下一步,他还计划发展电商,让自家酿造的香醇美酒销售到更远的地方。他还想自己把养鸡场办起来,通过多种经营,让家里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在何立飞身上,记者看到熊次连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精神已经成为一种优良的家风,逐渐融入儿女的血脉里。这种家风必将引领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也必将带动更多人走上奋斗致富的道路。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