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穿警服的万书记 —记县公安局驻白鹤镇东浪村第一书记万占喜-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村里有个穿警服的万书记 —记县公安局驻白鹤镇东浪村第一书记万占喜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30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魏世银 报道: 一身整齐的警服,走起路来像一阵风。在白鹤镇东浪村,村民都叫他“万书记”。他叫万占喜,是县公安局派驻这个村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书记,4月底就要正式退休了。

清晨6时,手机定时闹铃把万占喜叫醒,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到精准扶贫小区白油路上往返跑个来回,既锻炼了身体,又能看看村里的卫生情况。不到8点,吃完早饭的万占喜就出了村委会大门,他要去村里督导农户播种玉米,特别是800多亩银杏幼苗地要除草,这是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前两年栽下的银杏树苗还小,管理的好,正常情况下,明年村民就能通过出售银杏鲜叶见到收益,这个时节如果不抓紧及时除草,树苗就会被疯长的野草“吃”掉。

枧平、界垭、花坪,整整一个上午,一圈跑下来,万占喜已经是筋疲力尽了。让他感到欣慰地是,大多数村民都按要求正在对银杏苗除草,但他自己的结对包保户刘宏英是不是也在锄草,因为没有手机联系不到人,他还是放心不下。

午饭后,万占喜没有休息,直接去村里找刘宏英,和她商量着最近要做的几件事儿。“50只小鸡前几天已经送到家里了,养到年底至少可以卖3000元,全年养老金1236元,退耕还林补助1200元,地力补助440元,公益林补助300元,全年两人低保6000元,仅这几项加起来脱贫就有保证。1亩地的玉米已经播种,接下来就是管理好4亩银杏苗,娃子上学就由保障了。”听着万占喜的话,刘宏观英笑着直点头。

刘宏英今年74岁,前些年,丈夫和儿子先后病逝,儿媳改嫁,年迈的她承担起了扶养孙子的责任,去年孙子考上了武汉一所大学,对于这样的家庭,脱贫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为此万占喜颇费一番脑筋。

东浪全村有919户、3096人,是由东浪、枧平、界垭、车前等6个村合并过来的,扶贫工作之初,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600多户、2000多人。通过一系列扶贫措施的落实,至2019年底,全村仅有贫困户6户、12人,贫困率由65%下降到0.39%。

作为村第一书记,正月初一,万占喜骑自行车走了60多公里赶到村上,至解除封控前的50多天,他一直在村里忙碌,保证了全村无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发生。之后,他又将全村4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清楚并建立微信群,及时发布提供相关信息,配合政府“点对点、一站式”务工服务,目前全村返岗复工农民工达到90%以上。

要保证未脱贫的村民年底全部脱贫,这是硬骨头,年初已经逐户商量制订了详细地脱贫计划,同时还要预防返贫,工作压力不小。“产业不兴旺,贫困帽摘了也会重戴,要想真正摆脱贫穷,确保东浪村今年脱贫摘帽,就既要发展当年见效的产业,又要发展附加值高的中长期产业,我们必须带领村民围绕既定的产业发展规划,把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虽然即将退休万占喜对村里产业脱贫谋划却没有停步。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