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团队成功运用3D打印辅助主动脉开窗支架置入术,为一位89岁高龄的主动脉弓动脉瘤患者完成高难度微创介入手术,解除了动脉瘤带来的健康威胁。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在复杂主动脉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也为高龄、高风险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胡爷爷年近九旬,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史。近期体检发现患有主动脉弓动脉瘤。主动脉是人体最粗的动脉血管,而主动脉弓部位解剖结构复杂,其分支血管负责头颈和上肢血供,是该区域手术风险较高的部位。
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心胸大血管外科组织放射科、麻醉科、心内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经充分讨论,专家团队决定采用3D打印辅助主动脉开窗支架置入这一微创介入技术为患者手术。
“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精准’与‘个体化’。”主刀医生江海主任介绍,“我们根据患者的CTA影像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1:1精确复制出主动脉弓的解剖模型。这个模型使我们在术前就能清楚了解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及分支血管的具***置。”
手术当日,医疗团队依据模型数据,在定制的主动脉支架上精确开窗。每个窗口的位置、大小和角度均经过精密计算,确保支架植入后既能有效隔绝动脉瘤,又能完好保留通往头颈和上肢的血流,避免脑梗等严重并发症。
随后,医生经股动脉将特制的开窗支架输送至主动脉弓病变部位。在X光透视与3D模型的精确引导下,支架一次释放到位,完全覆盖动脉瘤,窗口与分支血管开口准确对位。术后造影显示:动脉瘤被完全隔绝,各重要分支血管血流通畅,手术获得成功。
手术出血量少,患者术后苏醒迅速,次日转回普通病房。目前胡爷爷恢复良好、精神状态佳,即将出院。患者及家属表示:“如此大的手术能恢复得这么快,非常感谢专家团队。”
此次手术的成功,是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在高龄、高危复杂主动脉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江海主任指出:“3D打印技术的应用推动复杂血管手术从经验性操作迈向可视化、精准化阶段,显著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特别为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高龄体弱患者提供了更理想的微创治疗选择。”
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胸大血管外科将继续秉持“生命至上,技术先行”的理念,持续推广此类前沿医疗技术,让更多危重症患者获得精准、微创、高效的诊疗服务,为保障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