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产业脱贫的“排头兵”—记县应急管理局驻土城镇通省馆村第一书记戢德军-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共谋产业脱贫的“排头兵”—记县应急管理局驻土城镇通省馆村第一书记戢德军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30日

2014年,县应急管理局扶贫工作队进驻土城镇通省馆村开展扶贫工作,戢德军被任命为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6年来,他和工作队员团结一心,带领通省馆村共谋产业发展,摆脱贫困,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疾步快走。

驻村以后,戢德军首先从调查摸底村情入手,他在扶贫日记中写道:“村四组、五组石板沟通组路大坑小洼,群众的出行极不方便;村“两委”还在20年前的老房子内办公,村集体经济无收入……”

工作队按“七进八不进”的贫困户识别标准,开始确定贫困对象。这时,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现了,争当贫困户的人很多。一时间村委会办公室挤满了来访的群众,有大吵大闹的、有软磨硬泡的,有的村民甚至抱着被褥到村委会打“持久战”。

见此情景,戢德军召开村民大会。他说:“贫困户光荣吗,不光荣,贫困可耻吗,也不可耻,什么最可耻,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最可耻,什么最光荣,劳动致富最光荣。”一席话让有些群众精神振奋,也让部分群众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劳动致富”的共识就这样形成了,但怎么样才能让村民们稳定走上脱贫致富路呢,戢德军和工作队开始忙起来。

经过市场评估和论证,戢德军和村“两委”一班人认为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发展地栽黑木耳是一条好路子。说干就干,村“两委”负责租地,工作队干部负责向上协调资源,发动贫困户利用金融扶贫贫资金入股。经多方筹集,仍然有20万元缺口资金。

戢德军找到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刘明德,他知道,要想打响脱贫“第一炮”,这钱无论如何都得凑到。刘明德瞒着家人,由他个人出面担保,筹到20万元交给戢德军,地栽黑木耳项目终于付诸实施。

2018年上半年,黑木耳项目喜获丰收,下半年扶贫工作队又追加栽培20万袋。当年仅黑木耳一项产业就为村民增收125万元,20户入股贫困户从中获得分红收益,15户农民通过出租土地获得收入,还有19名农村劳动力从中获得务工收入。

黄政是村里的“酿酒大师”,为鼓励他把产品推向国内大市场,戢德军建议他借着土城镇打造黄酒名镇的机会,建立合作社带着他的黄酒走出村子。这个建议让黄政眼前一亮,镇上酿酒大户都住上新房子,他也很羡慕,但却苦于没有做大做强的机会。

戢德军把发展黄酒产业的想法跟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沟通后得到大家的肯定,确定了“大户带动、引领发展”的思路,工作队干部多次到县食药局、县黄酒产业发展中心协调办证事宜。目前,全村已经办理两家作坊生产许可证,其中房县胜语黄酒专业合作社就是黄政带头成立的,2018年就实现销售黄酒1.5万斤,目前,他又投资20万元进行车间改造。“争取今年再创佳绩,带领大家彻底脱贫奔小康,不辜负戢书记他们的辛苦付出。”黄政兴奋地说。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