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张启龙 罗虹报道: 11日,一群摄影驴友在城区三道河拍摄在水面嬉戏的野鸭,沿河低飞的白鹭(俗称白鹤),也被“长枪短炮”定格永恒。白鹭、野鸭飞歌起舞,水生态环境变美。
珍稀的野鸭、白鹭、鸳鸯等候鸟,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为什么如今重返房县这块“风水宝地”,生活“乐不思蜀”呢?答案只有一个,是因为山青水绿。
20世纪90年代,我县将治理荒山秃岭,改善水土生态环境,列入“一号工程”。并选配550名专职和***水保员、护林员,并将林业局原来从事木材经销和森工企业的360多名林业干部划归乡镇林政管理站管理,帮助村组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作。
生态审计改变了乡镇干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讲生态效益的做法。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兴建水保工程4489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由2138平方公里减少到1210平方公里,有林面积为55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比1999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林木年拦截泥沙65万吨,保水3100万立方,全县1200多条河流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山变绿、水变清,人居环境大大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得到国家、省、市肯定,先后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造林绿化千家村”光荣称号,南谭、钟岩沟和栗子坪小流域荣获“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称号。目前,全县森林覆盖达到75%,1261条大小河流、77座中、小型水库、1628口塘堰,水质均达到国家Ⅰ或Ⅱ类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
图为白鹭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