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城镇带建设众“智”成城
今日房县网讯 特约记者陈竹 报道:“这里的农户比较集中,建一个文化广场很有必要”、 “在广场布置上,不妨因山就势,就地取材,收集一些过去的石磨等农耕用具点缀其间,在石头上刻上具有教育意义的话,倡导文明乡风……”5月12日,在房县窑淮乡界山村,由县文联组织的“智囊团”就该村的文化广场建设展开探讨。
在竹房城镇带建设中,房县凝聚智慧和力量,努力把竹房城镇带房县片区打造成一流的示范区。在47公里的建设战场上,记者发现,随着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房县城镇带建设已从理论探索阶段,步入政策推动、实践创新阶段。
在调研竹房城镇带房县片区建设时,县长沈明云多次提出:坚持规划先行,建好示范村、示范区,以示范区带动城镇带建设。去年,房县聘请省市专家按照“产业向区域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城镇集中”的原则,编制了《竹房城镇经济带房县片区发展总体规划》,配套编制了村镇建设、特色产业、农田水利、交通物流、生态保护、社会事业等16个专题规划。
经过探索论证,构建特色经济走廊、现代城镇走廊、绿色生态走廊、观光休闲走廊“四大走廊”的总体规划方案得到一致认可。围绕“四大走廊”定位,房县确立了“一区两带三集镇”的城镇带建设格局,即以城关镇、红塔乡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区;以305省道为主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带,以军店沿河两岸等为主体的沿河生态景观休闲带;以及军店乡村旅游名镇、化龙堰特色工业强镇、窑淮农业特产工贸镇等三个中心集镇。
思路清晰了,房县又在工作机制上动脑筋,研究制定了资金扶持、资金管理、项目实施、部门帮扶等工作机制。从今年起,每年整合项目资金1.5亿元、财政预算1000万元,专项用于城镇带建设,做到“项目集中、资金集中、精力集中、政策集中”。与此相配套,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挂帅的建设指挥部,同时抽调18个县直单位的专业人才组成工作队入驻试点村,与乡镇、村干群并肩作战。
各方力量的整合,不仅在工作上形成了强大合力,更为城镇带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结合军店镇月明村实际,县国土资源局工作队帮月明村编制了今后5年的发展规划。根据窑淮乡陈家铺村实际,县林业局帮陈家铺村确立了打造休闲观光村的发展定位。县扶贫、住建、供电等部门与军店镇通力协作,在双柏村启动了搬迁小区建设,引导边远山区的群众向城镇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