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乡村书记的抗“疫”日常-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一名乡村书记的抗“疫”日常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1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卢宥辰 田刚  报道:晚上11点了,十堰市房县化龙堰镇汤峪河村村书记张明春来到村口卡口,仔细检查卡口设施,跟值守人员交班后,开始了他今天的夜间卡口值守任务。这已是张明春连续抗“疫”的第35天,微弱的灯光下张明春的身影看着有些疲惫,跟白天风风火火的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去夜间值守期间,早上六点多到晚上10点,是他的工作时间;家-村委会-卡点-村户是他的全部路线。

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都听到举报了,说你们五组的还有扎堆聚众的,这都啥时候了,你们还出来亮相,不都是跟我一样老皮老脸嘛,有啥好看的?!”每天,汤峪河村党支部书记张明春都要骑着自己的摩托车穿梭在村前屋后,拿着大喇叭重点劝诫那些不听话的村民。话糙理不糙,站住理了,村民们才会买账。现在村民们一看见张书记过来了,还没等他拿起大喇叭,就迅速起身进门关门。这样的场面,张明春见怪不怪:“总有些人不听话非要出门,巡逻队和量体温的村干部劝了都没用,只有我这个粗人出来说些粗话了。”说完,张明春骑着摩托车急匆匆地走了。

一句话的会议

“你们先过去量体温,有啥情况及时很我说,我马上就过去了。”张明春说完,村干部们就带上口罩,拿着体温计分头出发了。汤峪村辖10个村民小组,是个常住居民2026人的大村,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家家户户都要去量体温。为了节省时间完成每天的测量任务,每天的碰头会就成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的会议”,“我马上就过去了”道尽了村书记张明春的担当。

“也不开会了,哪有那时间啊,主要任务就是量体温,他们也都知道怎么做,没有那么多说的,就是完成任务。”张明春明白,落实落细抗“疫”任务,扎扎实实地量好体温,做好防控,切断传染源才是头等大事。

一杯子水总是喝不完

“张书记一天到晚都在外头跑,巡逻、解决矛盾,给汉返人员量体温,眼看就是60岁的人了,不容易啊。”村副书记邹丽介绍说。汤峪河村抵抗“疫”情分工明确,村干部、村医和志愿者每人包两个村民小组的测体温工作。汉返人员体温监测的重任张明春主动包了,张明春每天两次去测体温,他和村医都要把这54户73人跑到、量到、慰问到、宣传到。一样的叮嘱一天说两次,54户108遍;常常这户还没测量完,处理困难和矛盾的电话又响起他又要去处理矛盾和困难。一整天紧张繁忙的工作下来,随身携带的一杯子水都没碰过,满瓶子水拿出去满瓶子水拿回来。“张书记也累啊。”“摩托车更累,一天打好多遍火,电箱都坏了。”村民和村医调侃道。

数据摸排、信息审核、村内巡逻、卡口值守、防控宣传、协调物资、村居消毒……一桩桩、一件件,张明春都靠前指挥、亲力亲为、推动落实。“疫情这么严重,必须把每件事都真正做到位,放空炮那是绝对不行的。”这是他的肺腑之言,自张明春上任以来,他做的远比说的多。在他的统筹领导下,汤峪河村目前没有一例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