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思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李商隐的伤感。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今天,化龙堰镇年近六旬的老党员干部吴孝华却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自疫情出现以来,他始终奋战一线,或是进村入户了解村民身体情况、或是风尘仆仆在大街小巷做防控宣传,明知疫情风险,却丝毫没有畏惧。
他说,这都不是事! 办法是想出来的!
庚子新年到来之际,新冠病毒的出现打破了昔日的和谐,也是化龙堰老干部吴孝华在岗工作的最后几个月,在疫情来临的第一时间他主动请缨,加入了防疫工作队。当他得知防控宣传车不够时,毫不犹豫:“我来!用我的车!”可谁都知道私家车没有外部扩音设备,他却觉得:这都不是事! 办法是想出来的!随后找来镇上录制好的喇叭、胶带、泡沫、绳子、抗疫标识等,经过一阵利落的手工,喇叭被牢牢固定在车顶上,私家车摇身一变成为一辆像模像样的“抗疫宣传车”。每天一早,还未到上班时间,就能见他开着这辆“宣传车”出门开展工作了。连日沿路宣传,路况不一,沉甸甸的喇叭在他的车上划出了“印记”,车身上下也沾满了灰土,但往常极爱整洁的吴委员这次却未曾皱过一下眉头,心甘情愿付出且充满工作劲头。
“这都不是事! 办法是想出来的!”是他一直以来对工作的态度,任何困难都能有办法,任何事情都能去解决。

图为吴孝华同志把私家车改装成“抗疫宣传车”
他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
身为机关干部,吴委员有着率先下沉一线的觉悟。疫情期间,不论天晴或是雨雪,他都按部就班的带上红袖头、挂上工作牌,化身疫情防控督导员,全天候贯穿东西街头,“盯梢”劝导。对发现的聚集人群及时疏散,提醒群众不出门。在劝导群众这一环节,他充分利用自己是老干部的优势,自创一套“唠家常”劝导法,教育群众提高警惕,引导群众树立“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意识,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他的独家劝导总能让被劝群众心服口服。对于此次疫情,有人会说:年龄大了,可以让年轻人多担些工作,身体是革命本钱。他却坚定的说:“疫情当前义不容辞,镇上人员紧张,一起并肩战斗多有劲儿!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人多点,速度快一点,工作快点落实到位,病毒就没得机会来!”说这话时的样子,仿佛不是一个年近60的老人,而是一名精神十足的小伙儿。
看着他工作的样子,我们作为年轻同志都频频称赞,不赞同他说的自己是臭皮匠的说法,但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是化龙堰镇一直以来践行的工作氛围。

图为吴孝华同志在卡口道路上执勤
我们说:老吴再年轻10岁就好了,我们一起工作时间太短了
风风雨雨、披星戴月,他在一线奉献着自己,每每谈及工作他似乎浑身都是劲。 截至目前,吴孝华同志已在抗疫一线连续工作三十天有余,他不是金刚锤炼之躯,连续无休也会身体不适,但他却说:“疫情当前,大家都绷紧了弦,现在谁不辛苦?我咋能搞特殊化。年龄虽然大了嘛,但我身体好,不服老!”话音刚落,他又速速前往一线开展工作了。吴委员总是这样雷厉风行,他的敬业态度和乐观精神,潜移默化的感染着每一位干部。在共同战“役”的一线,我们都是为之奋斗者,我们也都是时代见证者,见证了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的付出和努力,见证了上个时代人不服输的劲头,我们为他们默默的鼓劲加油。镇党委书记刘俊同志说:“老吴同志再年轻10岁就好了,我们一起工作时间太短了”,虽然刘书记说得话不可能实现,但这确实是对这位老党员、老干部最真心的称赞。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基层政府燃烧了大半辈子的老战士吴孝华,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