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记者刘冲 报道:“如今门前的晒场都打了水泥地坪,以后打麦子、油菜再也不用放到公路上去了!”正在自家门前打油菜的化龙堰镇化龙村村民昝启学高兴地说,“房子搞地也漂亮,环境跟以前完成不一样,生活在农村感觉比城里还舒服啊!”。开年以来,我县抢抓机遇,举全县之力,快速推进竹房城镇带建设。在建设中,房县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今,走在305省道军店至窑淮段,原来的脏乱差已经看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房陵风格的民居和一个个风格统一的居民小区。
典型引路,树立样板。今年,我县首先选定305省道沿线的16个村作为首批建设的试点村进行建设;工作开展初期,让党员干部带头,每村选定一户作为典型,率先拆除自己门前乱搭乱建,按照标准改造房屋、硬化晒场,以此作为各村样板,现身说法,定型推广;同时,做好农民小区样板,化龙堰镇古城小区,按照房陵风格,统一规划、设计、施工,目前以初步建设;正在建设的军店镇双柏村、窑淮乡界山村等5个“1+8”模式的村委会(社区)试点,将成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和谐社区样板工程。
以点带面,快速推进。工作启动后,各村以公路沿线整治为重点进行改造建设,然后向公路两旁纵深推进;在民居改造上,以各村样板为例,进行宣传推广,辐射带动周边所有需要改造的农户,按照统一粉白外墙、统一白色压脊、统一朱红门窗、统一封檐板、地脚线、红列架的标准进行民居改造;在村庄环境整治上,以拆除各户门前乱打乱建、猪圈厕所后移、晒场户院路硬化为重点,分户治理,达到集中连片整治的效果。
全面开花,效果明显。经过近半年的建设,竹房城镇带房县片区取得明显的效果。截止5月,房县片区已完成房陵特色民居改造2726户,占今年任务的58%,转移猪圈厕所686户,庭院植树9212棵,硬化群众户院路和晒场1605户96360平方米,新建垃圾池126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16个试点村除军店镇月明村和中村外都在积极着手启动建设“1+8”模式的村委会(社区),一条新农村示范带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