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家林:村志里的乡愁与变迁-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尚家林:村志里的乡愁与变迁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0日

今日房县网讯  记者  许波  通讯员  汪翱  报道: 一本村志,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一部相机,记载着历史,承载着回忆。在红塔镇磨石村,退休教师尚家林几十年如一日编撰了一本村志,记录下农村的变化,时代的变迁。

白墙黛瓦,绿水青山,在宛如世外桃源的红塔镇磨石村,记者见到了退休教师尚家林,他正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聆听全村扫黑除恶法治宣讲大会,与其他村民不同的是,尚家林一边忙活着拍照,一边仔细的作着笔记,“我记录大会的目的,是为撰写村志续集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部相机,一个笔记本,这是尚家林几十年出行的标配,村里有什么大事件,精准扶贫有什么好典型、好做法,他都会一一记录在册。

从过去的羊肠小道、土坯房到现在的水泥路、亭台楼房,每每提及村上的变化,已71岁高龄的尚家林都会激动不已,“磨石村这个地方是两山夹一沟,过去走的是羊肠小道、田埂子路,老百姓想挑个东西或者是运个啥东西出入都得一天。现在全部是水泥路,而且修到每家每户,老百姓出出进进基本上脚底都不沾泥巴了。”

村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近几年的村志上都有照片记载,而当问及70年间磨石村村民的收入变化时,尚家林打开了话匣子,“过去老百姓穷到卖柴、卖松毛枝维持生活,改革开放以后,生产责任制划到户,老百姓逐渐就富起来了。现在,老百姓都是穿金戴银,家家户户门前都停的是小汽车。”

据村志记载,70年间,由于来自土地的收入有限,为了生计,一代一代的磨石村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改革开放40年来,磨石村借助改革春风,以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为契机,相继发展药材、中华小蜜蜂和光伏发电等产业,通村路和户院路也实现了全覆盖,这个昔日的穷山沟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磨石村村志》以时代为经,以事件为序,它图文并茂的记载着几代磨石沟人艰苦奋斗的历程,它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它描述的不仅仅是时代变迁的画卷,同时还承载着磨石村几代人的幸福和梦想。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