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记者许波 报道: 从退役军人到公司老总,从老家江苏到房县农村,房县的好山好水和营商环境,让他义无反顾选择来房投资兴业;不做城市白领却要扎根山区养殖大闸蟹,因为他坚信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必定会让他在“三农”领域大放异彩。他就是江苏籍退役军人张秋荣。
立秋已过,遍地金黄,在位于城关镇三海村的苏陵水产养殖基地里,难得一见的大闸蟹悠闲的游弋在水草间觅食。
“螃蟹平时生活在水草中间,我们要沿着水草道子喂食。”张秋荣身穿防水服,划着小船为大闸蟹投放饲料。这几天尽管他忙得大汗淋漓,但却难掩丰收的喜悦,“大闸蟹的生长周期在八个月左右,根据目前的市场价,基地池塘里的大闸蟹大概在四十万左右。”
当过武警,退役后经过近二十年打拼,张秋荣做到了家族不锈钢企业的老总。然而随着国家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纵深推进,有着忧患意识的张秋荣逐渐意识到,企业必须要转型。在到十堰和房县岳父母家走亲访友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市场行情和国家政策走向的张秋荣发现,老家江苏的阳澄湖大闸蟹在鄂西北养殖市场上至今还是一片空白。
在鄂西北腹地房县养殖大闸蟹,这是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儿,但张秋荣这个房县女婿却想做第一个养螃蟹、“吃螃蟹”的人。“我来房县多次,感觉房县山清水秀,水源保护的很好,水质特别适合大闸蟹养殖,所以我决定来房县投资兴业,发展大闸蟹养殖产业。”
为了让大闸蟹在房县“安家”,城关镇政府及三海村将张秋荣的大闸蟹水产养殖基地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不仅整修了田埂、水渠等基础设施,还为张秋荣“一站式”快速办理了土地租赁合同。
2018年年底,万事俱备的张秋荣从老家江苏请来了大闸蟹养殖专家,从挖塘垫土、种植水草、水质调肥再到放蟹喂养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学习。经过近8个月的细心喂养,下塘试验的8000只大闸蟹经过7次脱壳蜕变后已全部成熟,即将在中秋节前后上市销售。
自己的事业取得了成功,张秋荣不忘带动当地群众一起致富。目前,他已注册成立了苏陵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当地水产养殖户7家,直接带动近20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下一步我将扩大规模,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到这里就业,帮助他们致富。另外,如果本地人有兴趣的话,我可以毫无保留的传授经验,让大闸蟹养殖产业在房县发展壮大。”对未来,张秋荣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