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杨松在化龙堰镇古城村调研“三万”活动侧记-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杨松在化龙堰镇古城村调研“三万”活动侧记


作者:况建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4日
 
  23日上午,化龙堰镇古城村村民屈光秀家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正在房县调研的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杨松。屈光秀是从姚坪乡搬迁到化龙堰镇古城小区的新移民。走进屈光秀的家中,杨松亲切地询问:“新房面积有多大,在这里生活习不习惯,家里的收入来源主要靠什么?”朴素的屈光秀高兴地对杨松说:“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家里不仅盖起了两层楼房,三个孩子在外打工,和我们自己种粮养猪,年收入十分可观。”
  离开屈光秀的家,杨松又来到村民王琴家中。“省里来的工作队到过你家里吗?家里还有什么困难?感觉新建的移民小区环境好吗?”王琴笑着说:“这里比我们老家的环境好多了。”
  当了解到该小区有一个万头养猪场时,杨松对随行的县领导说:“要充分利用养猪场的废弃物,建设大型沼气池,实现小区内集中供气,这样可以使小区的环境更加优美!”
  离开农户家中,杨松又来到古城村村委会,看望慰问省政协办公厅驻古城村“三万”活动工作队成员,了解“三万”活动开展情况。古城村村委会办公室里,“三万”活动工作安排井井有条,工作队员记录的民情日记摆放整齐。杨松拿起民情日记,详细查看他们每天的工作、学习情况。
  在化龙堰镇镇政府,杨松主持召开了由省政协“三万”活动工作队,化龙堰镇、窑淮乡、军店镇及省政协的联系村化龙堰镇古城村、西街村、化龙村、长望村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他们对“三万”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在听取了与会的乡镇村的工作汇报后,杨松指出,“三万”活动的关键是查民情、听民意、解民难、促民富,各个工作队必须进村入户,切实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及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问题,要百分之百的落实好惠民政策,积极参与农村社会事物的管理,密切关注留守人员及老弱病残人员生产生活。要通过详实的调查摸底,进一步明确“三万”活动的思路、工作方法,推动“三万”活动深入开展。
  杨松强调,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目前,农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仍不够富裕。农村的工作方向应该是不围绕“贫”而围绕“富”转,要更新观念,因地制宜,探索富民产业,走产业化、规模化之路,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依托资源办场,以有组织的家庭经营、高水平的农业合作社经营等模式,引导农民就地打工,成为农业工人,从而实现致富。“三万”工作队必须为其找出路,要通过迁村腾地、招商引资、办村集体企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要将“五个基本”作为“三万”活动的核心,下大力气帮助基层组织完善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要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把“三万”活动引向深入。
  县领导沈明云、王启云、王家波、刘庆涛、陈渊、许永生陪同调研。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