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大侠”终于有了姓名 随恩人姓取名德善-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流浪汉“大侠”终于有了姓名 随恩人姓取名德善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1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许世鹏 报道: 一名精神异常的男子流浪到房县,被当地一个好心人收养13年,因其没有身份证,也不知名姓,无法购买保险。昨日,房县公安局为其办理了身份证,流浪汉随恩人姓,取名德善。接下来,收养者将为他办理社保、医保,让其老年生活无忧。

收养这名流浪汉的好人是朱新,今年51岁,江苏启东人, 2000年来到房县从事建筑电动机械销售工作。昨日,他告诉记者,跟这个流浪汉结缘是在2006年初。

朱新第一次见到流浪汉的时候,他正在附近一个巷子的垃圾堆里找吃的。做生意当然免不了有很多应酬,“我就想,打包一些饭菜给他吃,帮助一下这个可怜人。”后来,只要朱新出去应酬,回来总会打包些食物挂在附近一颗树上,这名流浪汉心照不宣地去取。“我看到他高高瘦瘦的,加上长时间没有打理的长发,就随口喊他‘大侠’。没想到这个外号,一喊就是整整13年。”

而让朱新真正下决心收留这名流浪汉,是在2006年7月。“一天早上,我打开店门,发现门口干干净净。”他感到奇怪,自己还没有打扫,地上怎么会如此干净呢?连续几天发现都是如此。朱新一天特意早起,发现原来是“大侠”每天早上在默默地帮他清扫店前的路面,“我给他带点吃的,只是看他可怜,顺手之举。没想到他懂得感恩,我觉得这个人不错。”

朱新特意找到“大侠”,问他:“你愿意跟我干吗?”他点点头表示愿意。 第二天,朱新就在自己店铺后面的仓库里给他腾出了位置,“大侠”从此就在店里安家了。

可能是脑部曾经受过损伤,“大侠”并不清楚自己叫什么名字,是怎么到的房县,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里人,只记得自己现在大概40岁。

“大侠”不善言辞,但他做事很用心,“仓库里有多少货,哪些货物放在什么位置,我自己都记不太清楚,他却记得清清楚楚。”朱新将“大侠”看做亲人,对他也很放心,“逢年过节我回江苏的时候,除了会给他备好过节物品外,我们还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他保管。”

“我不可能照顾他一辈子,说不定哪天就回江苏老家了,那他后半生怎么办呢?”为此,朱新想给“大侠”买一份养老保险,“如果给他买了保险,等他老了以后还有点钱拿,维持生活没问题。但是他没有户口,买不成保险。”

2018年底,朱新带着“大侠”到房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向民警递上了一份求助申请,希望给“大侠”上个户口。民警接到申请后,从帮其寻亲入手,试图找些线索,但一直没有结果。初步走访得知,“大侠”可能是从宜昌、襄阳、重庆等与房县接壤的地方流浪过来的。

为了尽快解决“大侠”的户口问题,房县公安局民警先后多次深入社区村组,为其落户搜集补充材料,并积极与宜昌、襄阳、重庆等警方进行联系、核实。但时过境迁,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资料。

到哪里核实他的身份?对方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会不会已经在别处落了户?考虑到当事人的情况,房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户籍民警经多种渠道进行核实、取证。确认没有任何疑点后,上报县公安局户政科审核批准,由于“大侠”没有名字,也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所以,他就跟着自己的恩人姓朱,取名德善。昨日下午,朱新接到民警电话后马不停蹄赶到派出所,拿到了“大侠”的身份证,并将事先准备好的锦旗送到民警手中。

朱德善户口落在房县,下一步朱新将为他缴纳养老金、保险等,让他养老无忧。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