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信义父子”传承荆楚美德
今日房县网讯 春节前8天,姚坪乡当包工头的柯善华因车祸意外去世,工程款还未结算;其24岁的儿子柯有强强忍失父悲痛,四处筹集资金,赶在春节前两天将工钱一分不少发到农民工手中。我县这对“信义父子”的义举目前正在广为传颂。
柯善华家住姚坪乡红庙村。由于为人诚实守信,他获得工程老板和农民工的信任,成为一个包工头。去年,他带领20余名老乡,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呼图壁县一建筑工地干活,后来又带着10多名农民工到陕西延安承包一隧道建设工程。眼见事业越来越顺,柯善华大学毕业的儿子柯有强也辞掉在十堰的工作,帮父亲管工地。去年腊月二十二,柯善华在工地上被一辆工程车碾压,不幸身亡。
柯善华遇难后,悲痛欲绝的柯有强和家人一道从房县赶到出事地点处理父亲的后事。到达延安时,已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当地居民正在过小年。他来不及看父亲遗体一眼,首先去见众民工。他心想:父亲当包工头多年,每年的春节前都要兑现农民工的工资。现在父亲走得匆忙,农民工的工资不知道兑现了没有?因为他知道,父亲有个“老规矩”:今年不欠去年的债!过了腊月三十,就是新一年了,众工友正等着这钱回家过年呢!
得知众工友的工资还没有兑现,在没有账目的情况下,柯有强让众工友自报工资数,他一一记下来。最后统计出,父亲生前尚欠11名民工8万多元工资。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到处筹集资金,准备替父亲兑现工钱。有人担心工友多报工钱,他说:“我十几岁就出门打工,知道打工的艰辛、讨薪的艰难。再说,大家都是老乡,他们没钱过年,我送点钱又有何妨?就算我没钱,借钱也要把父亲欠下的工资付清,不会把它拖到春节后。诚信比金钱、比生命更重要!媒体不是报道过‘信义兄弟’、‘信义叔侄’的事迹吗?我应该像他们那样做!”
工友们被柯有强的诚意所感动,坚持柯有强先去安排父亲的后事,暂缓发放工钱的事。腊月二十七,柯善华的骨灰在亲人和工友们的护送下回到了家乡。次日,在父亲下葬前,柯有强给11名农民工发放了8.7万元工钱,终于兑现了父亲生前的诺言:不拖欠民工一分钱!
跟随柯善华多年的工友胡际兵领取了1.5万元工钱,他说,柯家父子担当得起“信义”两个字。领到工钱的民工没有人选择离开,在柯善华的灵前,众人不断地上香、焚烧纸钱。春节期间,到柯家看望、拜年的工友络绎不绝。许多人专程从郧县、竹溪、竹山赶来,还有的千里迢迢地从陕西赶来,为的是安慰失去丈夫的柯善华妻子和失去父亲的柯有强。他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愿望: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坚强!他们希望柯有强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继续带着他们外出打拼。
现在,柯有强表示,他将带着这帮农民工兄弟继续干。“只要工友们愿意,我就一直领着大家干。像父亲那样真心对待农民工,一如既往地对他们好,决不拖欠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