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信义父子:诚信比什么都重要-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房县信义父子:诚信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 来源:秦楚网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1日
郧县籍农民工郭富举 (右三)向记者 (右一)讲述柯有强替父亲发放工资的经过

柯有强 (右一)向记者展示工资兑付清单
 

■文/记者李平  图/记者芮智敏
  去年腊月二十二(今年1月25日),房县姚坪乡红庙村村民柯善华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后,其24岁的儿子柯有强强忍失父悲痛,四处筹集资金,并于腊月二十八在父亲灵堂前给11位农民工发放了8.7万元工钱。这件事让众工友和当地村民十分感动。

  车祸夺走父亲的生命
  “完成父亲的心愿,我心里才踏实”
  柯有强回忆,2010年下半年,父亲离开家乡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呼图壁县一建筑工地做包工头。没过多久,他带领10多名民工从呼图壁转战到陕西延安,承包一条国道的隧道建设。去年腊月二十二(1月25日),正在工地上干活的父亲被一辆“三无”车挂倒后碾压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父亲遇难后,悲痛欲绝的柯有强和家人一道从房县赶到出事地点处理父亲的后事。到达延安时,已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当地居民正在过小年。他来不及看父亲遗体一眼,首先去见众民工。他心想:父亲当包工头多年,每年的春节前都要兑现农民工的工资。现在父亲走得匆忙,农民工的工资不知道兑现了没有?因为他知道,父亲有个“老规矩”:今年不欠去年的债!过了腊月三十,就是新一年了,众工友正等着这钱回家过年呢!
  得知众工友的工资还没有兑现,在没有账目的情况下,柯有强让众工友自报工资数,他一一记下来。最后统计出,父亲生前尚欠11名民工8万多元工资。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到处筹集资金,准备替父亲兑现工钱。有人担心工友多报工钱,他说,这些工友跟着父亲干了多年,有的甚至十多年,总会有些情分的,不至于多报工钱。“我十几岁就出门打工,知道打工的艰辛、讨薪的艰难。再说,大家都是老乡,他们没钱过年,我送点钱又有何妨?就算我没钱,借钱也要把父亲欠下的工资付清,不会把它拖到春节后。媒体不是报道过‘信义兄弟’、‘信义叔侄’的事迹吗?我应该像他们那样做!”
  工友们被柯有强的诚意所感动,对他说:“你父亲是个好人。人都去了,我们没想到索要工钱。先把你父亲遗体火化了,送回老家安葬再说。”在众工友的坚持下,柯有强先去安排父亲的后事,暂缓了发放工钱的事。
  腊月二十七,柯善华的骨灰在亲人和工友们的护送下回到了家乡。次日,在父亲下葬前,柯有强决定支付众民工的工资,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工友们说啥都不愿领。柯有强说:“父亲已经走了。他在生前没欠过别人的钱,他走的时候我做儿子的不能给他留下骂名。再说,父债子还,天经地义。”
  柯有强后来对记者说:“我和父亲当初都是农民工,知道农民工年底拿不到钱回家时的痛苦,所以我无论如何不能把大家的工资拖到年三十过后再发。我要让大家过个痛快年。”
  工资一分不少领到手
  “老板人好,我们要送他最后一程”
  去年腊月二十八,柯有强给11名农民工发放了8.7万元工钱,终于在父亲下葬前兑现了父亲生前的诺言:不拖欠民工一分钱!
  领取了1.5万元工钱、53岁的工友胡际兵日前对记者说:“我始终相信这笔钱(他们)能发给我,柯善华父子担当得起‘信义’两个字。”
  胡际兵说,他跟随柯善华多年。老板生前没有拖欠过任何人的工钱,相信他的家人同样也不会!虽然他不了解柯善华的家人,但基于对老板的了解,他觉得老板的家人同样值得信任。
  “不过,有些工钱只有去世的父亲清楚,还有些工钱没法认定和结算,但这些农民工兄弟列有记工单,我相信他们。他们说欠多少,我就付多少。让父亲清清白白地走。”柯有强说。
  再过两天就是春节了,天气又冷,但领到工钱的民工没有人选择离开。在柯善华的灵前,众人不断地上香、焚烧纸钱。家人和工友们围坐在火盆旁,回忆柯善华生前的一些事。“老板人好,我们要守他最后一夜。”工友们说。
  43岁的唐龙贵最先领到了工钱,他和几位已领到工钱的工友商量:虽然钱领了,“不送送老板最后一程,我们心里放不下。”于是,他和另几名工友彻夜守在灵前,尽自己一份心意。
  工友黄朝群哭倒在柯善华灵前,几次被人搀起。他向记者回忆了跟随柯善华外出务工的经历:他们在新疆、陕西务工多年,因此摆脱了贫困。作为包工头,柯善华在工作、生活中对家乡的工友们一直很关照,也从不拖欠工友们一分钱。即使建筑商拖欠了工程款,他也会自己垫钱给工友支付工资,所以他们对柯老板特别有感情。记得前年底在新疆一建筑工地,建筑商没有及时结算工程款。眼看春节就要到了,柯善华东挪西借了10万元给工友们发工资,让大家安心回家过年。后来,听说此事的建筑商被感动了,在春节前一天兑付了工程款。
  工友杜著成告诉记者,柯老板出事后,工友们白天、晚上轮流换班守灵,一直到柯老板安葬的那天。此后一连好几天,他做梦都梦到了柯老板……
  几十年来守信重义
  “诚信比金钱、比生命更重要”
  接受记者采访的柯有强非常憨厚,不善言辞,甚至有些腼腆。“由于家境不好,18岁时父亲就带我外出务工,教给我做人的道理和做生意的规矩。他经常教导我说,你做包工头,一旦欠了农民工的钱,名声就不好,就没有人愿意来帮你,没有人肯替你干活,你就当不成老板了。我一直记得这句话。现在父亲突然走了,我一定要替父亲兑现工钱。”
  柯有强哽咽着告诉记者:“父亲为人豪爽仗义。前几年在山西一建筑工地,老板看重他,让他承包工程。从那时起,父亲就结束了给人打工的日子,开始学着自己当老板。去年,他在新疆呼图壁搞建筑。包工头见父亲为人不错,让他分包一点工程。后来经人介绍,他又在延安承包了一点工程。他活着时没拖欠过农民工一分钱,现在他走了,我当儿子的有义务替他支付农民工工资,不能让他留下骂名。欠别人的钱还了,才能无债一身轻。”
  春节期间,到柯家看望、拜年的工友络绎不绝。许多人专程从郧县、竹溪、竹山赶来,还有的千里迢迢地从陕西赶来,为的是安慰失去丈夫的柯善华妻子和失去父亲的柯有强。他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愿望: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坚强!他们希望柯有强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继续带着他们外出打拼。
  昨日,从房县来到十堰城区的柯有强告诉记者,他将带着这帮农民工兄弟继续干。“只要工友们愿意,我就一直领着大家干。像父亲那样真心对待农民工,一如既往地对他们好,决不拖欠一分钱!”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