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龙杰
房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炎帝神农、周太师尹吉甫、唐中宗李显、开国元勋贺龙、柳直荀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千里房县的青山秀水间至今仍传唱着诗祖尹吉甫的《诗经》名篇,山环水复中还依稀可寻神农、武当的玄秘梦幻,巴山楚水流传着帝王将相的奇幻传说。野人探谜悬念丛生,革命传统万世永存。神农文化、诗经文化、忠孝文化、流寓文化、红色文化如汩汩清泉浸润着一代又一代房县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宝塔,如今正闪耀着璀璨的精神之光,照耀着勤劳朴实的50万房陵儿女勇敢前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
神农文化折射出勇于创新和牺牲奉献的精神光辉。房陵文化中最基本最原始的成份是神农文化,神农文化是房陵文化的根基。据《增补资治通鉴》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又记“始偿百草,始有医药”,至此,神农氏也就成了远古时期农业和中草药的最早研究者、实践者。可以说,神农文化的核心就是神农氏尝百草、医族人、种五谷、济众生。在那个生产力低下、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生活方式单一的远古年代,神农氏为了解决“人民众多,禽兽不足”的矛盾,他制作农具,并教民农作,这是一种原始的勇于创新精神。而“始偿百草”则体现了神农氏敢于担当、敢冒天下先、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牺牲奉献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神农文化集中体现了勇于创新和牺牲奉献的精神光辉。
诗经文化展示了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世界。房陵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尹吉甫诗经文化”,周朝太师尹吉甫既是《诗经》的作者之一,也搜集、整理、编撰者,他生于房县,食邑房县,葬于房县,房陵是他主要采风之地。周王室的采诗和献诗制度,使房陵民歌最早走进《诗经》,“关关睢鸠”等《诗经》民歌至今仍在房县民间口口相传,历经数千年不衰,已成为诗经文化的活化石。“东方发白兮,上山岗兮,坎坎伐檀兮,日暮而归。”,民歌手康桂春演唱的《伐檀》充分展示了劳动者热爱劳动的喜悦心情;“关关雎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拢绣,姐儿见了低下头。”,民歌手吴高星、吴高月演唱的《关雎》则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如今,房县有很多人都唱诗经民歌,且不论男女老少,他们张口就来,开口就唱,下地蓐草有锣鼓歌,上山砍柴的砍柴歌,谈情说爱有爱情歌……这些诗经民歌有的描写生产劳作场影,有的演绎爱情,讴歌爱情,有的是对自然、风光等美好事物的赞美,但无论是哪一种,无不尽情展示了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世界。
忠孝文化反映了知恩图报、尽忠尽责的良好品格。以尹吉甫的忠和黄香的孝为代表的忠孝文化是房陵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早在西周、东汉时期,房陵就有“忠孝名邦”之称了。忠指周朝太师尹吉甫,孝指天下第一孝子黄香。古房陵有与中华文明几乎同步的文明史,千里房陵的故土有着大量的尹吉甫的文化遗存,西周时期,尹吉甫奉命“北伐猃狁,至于太原”,周宣王亲命大臣作诗为颂“文武吉甫,万邦为宪”,被封为太师。 西周以后的封建王朝一直把尹吉甫推崇为“忠义”至尊的化身,后来一直成为王宫大臣们做人为官的典范。特别是房陵历朝历代官员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尹吉甫在故地建墓、修祠、造庙,不仅是为了纪念尹吉甫房陵出生,食邑房陵,采诗房陵,葬于青峰的历史事实,更是为了启迪后人做“忠贞”的榜样。汉孝子黄香“夏扇枕、冬温席”,为父母尽孝、为国家尽忠、为人民尽责的精神也在房县代代相传,永不磨灭。据史料记载,黄香扇枕温席,待亲至孝,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母。后置身仕途。官至魏郡太守,食邑房陵。一年,房陵遭受特大水灾,江河暴溢,良田被毁,灾民出逃,死者无数。黄香得知,将自已的俸禄和所得的赏赐全部拿出来,赈济灾民。黄香官居高位,以臣民为父母,深得房陵人民赞扬,死后葬于房陵。房陵文化中的忠孝思想是所有人道德与精神家园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他集中反映了知恩图报、尽忠尽责的良好品格。如今,房县的干部群众将尹吉甫、黄香的忠孝思想演绎为对国家的大忠大孝和对人民的尽职尽责,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格。
此外,从先秦到宋代,房县先后有14位帝王将相、数千户钦犯属眷流放房县,形成了独特的流寓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中宗李显流放房县15年后,再度返回京城做皇帝的历史事实。历史上这些遭受流放的帝王将相、钦犯属眷远离京城,来到这山林四塞的穷乡辟壤,但他们从不叫苦叫难,而是不屈不挠、积极进取,为房县带来新的文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这必须具有负重前行的精神才能做到的。房县人民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与斗争精神,历史上曾暴发过一百多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房县人民的革命斗争也随着进入了新的阶段,1931年红三军建立了以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1946年中原突围,王树声率部队在房县坚守半年之久,很多房陵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谱写了房县辉煌壮丽的红色文化,再次展示了房县英雄儿女的牺牲奉献精神。
房陵文化中众多的文化元素,所折射出的精神之光,相互交织,交相辉映,形成了强大的精神磁场,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在当今大发展、大变革的新时代,勤劳智慧的房陵儿女将这种精神之光演绎成新的房县精神,那就是不计名利的牺牲奉献精神,舍我其谁的敢于担当精神,不屈不挠的负重前行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向上精神,自强不息的创新争先精神,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精神,六种房县精神会聚成推动发展、引领前行的正能量。(作者单位:中共房县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