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密织“三张网” 为微腐败安上“警报器”-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房县密织“三张网” 为微腐败安上“警报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05日

“房县通报7起腐败案例,看看他们错在哪儿……”5月14日,房县纪委监委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等媒体,曝光了该县7名党员干部“微腐败”典型案例。

不收点烟酒不办事、出门考察绕道旅游、公车私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如果不控制在萌芽中,就会长成“大腐败”,该县纪委监委创新形式织密教育网,创新平台织密线索网,创新手段织密惩处网,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部微电影管住“乔迁宴”

“这几年送了好多人情,我们搬家要多请几桌。”“不行啊,党员干部要带头,不办人情宴。”“你是党员干部我不是,请客的事情你别管。”“纪律管党员干部也管家属,你可是在告知书上签了字的。”这是房县党员干部廉政教育首部微电影《乔迁风波》的对白。

乔迁请客,曾经在房县盛行,部分党员干部也参与其中。刹住这股歪风,教育、监督两管齐下。该县以真实故事为原型拍摄了这部18分钟的微电影。微电影在该县各大微信公众号、朋友群发布后受到广泛关注,点击量超过30万次。“爸,我们家以后别办宴请了,别家的人情宴你们也别去。”在广东打工的青峰镇青年李明星看到微电影后专门打电话回家,并让父母把身边的“人情宴”都告诉他,“我要举报,为刹住这股歪风出力。”“党员干部带头,人情债降下来了。去年以来,房县万人脱贫搬迁,没有一户请客送礼。”该县纪委书记王宇星说。目前,该县计划拍摄系列廉政教育微电影,第二部微电影《特殊的礼物》已完成拍摄,正在送审。

80%的举报来自新媒体

“我的残疾人补贴,被村干部私吞了。”4月19日,“房县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接到举报。举报人钟新君说,他在陕西打工,看到厂里有的残疾人在当地领到补贴,但他没有,所以怀疑他的补贴被侵占。

接到举报,纪委监委干部当天就联系民政部门和钟新君在的红塔镇了解情况。原来,钟新君是三级残疾,不在补贴范围内。但如果他要安装假肢,可免费安装价值3000元的假肢。次日,工作人员将情况反馈,钟新君十分感谢,专门发了朋友圈为纪委监委点赞。

房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博、QQ号、纪检监察网的作用接受举报,做到有举报就查实,并限期向当事人反馈。去年以来,该纪委监委共接受举报774件,初步核实问题线索350件,立案审查166件,其中80%的举报来自新媒体渠道。

新手段立竿见影

“看到你们每天都在村里查,我们的心里直‘打鼓’。”前不久,房县青峰镇两名村干部来到该镇纪委,将2800元违纪款交给工作人员。

去年以来,房县运用大数据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紧盯医疗救助、农村危房改造、退耕还林补助等惠民政策落实情况,重点针对村干部及其亲属与民争利、虚报冒领等7类线索进行大排查,深挖“四风”和腐败问题。

该县先后组建317个核查小组,集中力量对2.3万余条问题线索全面普查:青峰镇东西店村党支部书记李如清挪用扶贫资金、农业局药材办副主任丁波向企业乱收费、白鹤镇黄杨村党支部书记赵国新套取扶贫资金……一大批腐败问题浮出水面。该县先后问责处理44人,其中立案17件;党员干部主动退缴违规违纪资金110万元。

新技术、新手段的利用,对预防惩治腐败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曾经,节假日公车私用回城下乡是普遍现象。去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与公安“天网系统”对接,每到节假日调取该县各出城路口视频监控,公车私用车牌一目了然。如今,公车私用得到有效控制。(湖北日报记者 刘汉泽 通讯员 李先江 张雪晴)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