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故事】奋斗-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奋 斗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8日

● 记者 高书文

 

【80后的底色是奋斗。房县这对80后夫妻的奋斗故事,更夹杂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和酸甜苦辣。生死,信任,守护,返贫,奋斗,刚年届而立,他们却已跌跌撞撞地历经这些重大人生议题的磨砺,并在这磨砺中,愈加坚定。】


“腿跛了,靠双手,照样能活得好!”

 “你腿咋搞的?走路咋一别一别的呢?”给树林里几十头黑猪喂完包谷糁饲料回来的路上,龙潭峪村一个老农“不懂眼色”,直杠杠地问陈双。

“腿搞坏了么!我这是假腿,你‘找不到’?”陈双边走边笑嘻嘻地说,像在开玩笑。如果在2年前,他的反应多半是瞬间黑下脸,转身走掉。内心却是狂风暴雨。

2016年,他的鸡子越养越多,并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驻五台乡扶贫工作队签订供货合同后,腿的问题逐渐不再折磨他。

陈双给黑猪喂水(左上图)。

“现在哪还在意这些?养鸡子、猪子精力都不够用。我想明白了,我也证明了,腿跛了,靠双手,照样能活得好!”陈双把外套一甩搭在肩膀,“今儿你看得出来我走路有点跛,是因为这段时间扛猪饲料承重过大,把义肢压坏了。等闲点儿去换上新的义肢,保许你看不出来。”说这话的时候,陈双轻松地像在讲别人的腿。

陈双的养殖场叫“双双家庭农场”,位于房县南部五台乡龙潭峪村,目前有6000只鸡苗、100头黑猪存栏,加上下半年的繁育,到年底可出栏8000至10000只土鸡。按照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队签订的购销协议,这些土鸡和黑猪将直接供给东风公司总部食堂、东风万德福超市、福e购电商平台。不出意外,今年的预计净利润在20万元以上。填上去年亏损的15万元,稍有盈利,陈双可以开始着手他的下一步计划了——建生态观光农庄。


生死·守护

陈双左腿截肢是在2011年。他差点死在25岁这一年。

下班后十来人聚餐 ,唯独他坚持没喝酒,却唯独他出了事故。辗转的第二个医院的医生说,要活命,就必须要截掉膝盖以下。

当时,妻子杨平正在熟睡中。她睡眼惺忪地打开被砸了好久的门,看到大伯颤抖地说“我的娃儿哟,你咋还睡得着哟……”的时候,差点瘫在地上。23岁的她,已为***,为人母,但和一般的同龄人无两,没有经历过什么风浪。

她和陈双2007年结婚。2009年,两人在山东生下儿子小浩儿。出事的时候,小浩儿两岁半,刚上托儿所。

 

杨平在养鸡场。

陈双住了40天院。那40天,难捱。以往“走路都虎虎生风”的他,捡回了命,却少了条腿。他无法接受。本来就火爆的脾气更是暴戾到了极点。杨平端到病床前的菜咸了一点,水烫了一分,接电话多说了一句,都会让他勃然大怒,掀翻杯盘,电话砸老远,崩裂成几块。

这个时候,杨平不说话,不哭,默默收拾狼藉。他相信,丈夫是疼爱她的。出车祸当晚,他还想着让她睡个好觉,第二天再告诉她。再难过和委屈,她要求自己必须忍着,哪怕转过病房就嚎啕大哭。为了丈夫和儿子,她不能垮。

车祸前,陈双在金矿搞管理,工资一个月近万元。住院后,医疗费一天近万元。小夫妻20来万元的积蓄很快花干。为了丈夫的营养,也为了省钱,杨平在医院附近找了个小饭馆,租用饭馆的厨具,自己买菜做饭。

等到出院时,夫妻俩负债8万元。


“我要让家庭富起来,跟以前一样。”

陈双要强。这也是为什么他要转掉在房县城开了2年的棋牌室,要回龙潭峪搞养殖的原因。

“我是男人,肯定要负责起家庭的重担,不可能让女人养家。”陈双说,“我要让家庭富起来,跟以前一样。”

陈双在龙潭峪长大。20年前,他家就是“万元户”,“玩具要什么有什么,上高中时候就骑摩托车。”

“回来时落差太大了。”陈双说,当年和杨平离开老家的时候,“那劲头像是要征服全世界。”而今少了条腿,负债,还成了“贫困户”。“但我不能让人歧视我。”

本来,杨平觉得县城的棋牌室是可以继续做的。开了2年了,熟人多,收益尚可,对陈双的心理恢复也有好处。确实,见的人多了,陈双慢慢发现,大家对他的腿并没那么在意,也鲜有人因此笑话他,心逐渐开朗一些。但他觉得棋牌室的生意非“长久之计”。他要为自己打工,做一项管长久的“事业”。

这项“事业”,就是回老家搞养殖。


再闯一闯

2013年冬月二十三,陈双进回首批鸡苗,1500只。

“就在他生日当天。”杨平说,他们关掉了棋牌室,还向亲人借了钱,一共6万元,全部投入养鸡。

“像是赌一把,不是没得后怕。但是,再差能比两年前还差吗?”陈双说,“还是要再闯一闯。”

在陈双之前,村里也有人养鸡,但不知何故,鸡子几乎死光,养鸡人亏损了上十万元。赔本的村民想劝陈双不要养鸡,又不敢直接跟他说,便去劝陈双的妈妈:“你趁早去买点药,把鸡苗子都毒死,免得他后头亏得更多。”

双方父母心内也忐忑,但还是选择用积极的行动来支持夫妻俩。比如,帮忙照护小孙子。

陈双的养鸡场地点选在龙潭峪村的贺家沟,一条小溪穿过场区,背靠茫茫大山。这里位于房县城东南30公里,处于湖北省最大的国有林场“五台林场”暨房县诗经源国家森林公园境内。

这里生态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自然博物馆”。但也因此,这里山高人稀,经济落后,大部分村民生活贫困。

陈双看中的,是这里的生态环境和便宜的地价。流转28亩土地,每年给8400元。

 

陈双给脱温房的鸡苗喂水喂饲料。

但养殖确实苦。

最关键的环节是给鸡苗脱温。这个过程需要30天。管道烧煤保温,喂水喂饲料,时时查看鸡苗情况……这一个月里,陈双夫妇平均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脱温房灯火通明,我们一样,没日没夜,很少睡觉。”陈双说,“特别是杨平对鸡饲料还过敏,沾上了就浑身起小疙瘩。”

因为缺钱,在2017年东风公司捐资帮他建起新的脱温房前,陈双用的都是自己盖的简易脱温棚。油布蒙顶,烧柴保温。温度控制比烧煤难。

首次尝试,技术掌握不到位,脱温房温度跟不上,陈双的1500只鸡苗死了900只。“最多一晚,因为停电,鸡子受惊扎堆,死了200只。”

好在次年6月出栏期,一位朋友帮他介绍了位山西的买主,出价高,活下来的600只鸡子卖了8100元。

这是养鸡赚得的第一桶金,陈双很受鼓舞。

2014年9月,拿着这第一桶金,陈双又进了2000只鸡苗。技术成熟多了,死亡的鸡苗降到四百多只。但没有了大买主,陈双只能自己在房县城找销路。零零散散,到七月份,1500只鸡子卖完,赚了2000多元。 算下他自己的人工费,其实是贴钱的。“没办法,本地市场有限,卖不起价。”

陈双没有灰心,家人的支持,给了他很大的安慰。

儿子周末回来,会帮他上山捡柴,父子俩一截截绑好,然后用摩托车驼回。历历在目的那次,陈双一不小心踩滑,滚下山坡。儿子飞奔到他身边,扶起他,大哭。好在陈双只是皮外伤,无大碍。这之后,儿子总说:“你莫动,你看好要弄哪根柴,我去弄。”

陈双的两层木屋。他打算要重新开张农家乐。

2015年,陈双又进了5000只鸡苗。同时,他在亲戚店里赊了材料,盖起一座两层木屋。他想抓住附近三里坪水库搞旅游开发的机会,做农家乐。但终究没有做起来,一是他太忙,二是地太偏,客人实在少。

2015年冬月,乡政府给陈双打来电话,他家被评为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双内心喜忧参半。他实在感到颜面无光,但也知道精准扶贫户会得到一些政策扶持,比如每年有扶持产业发展的“四子”(苗子、种子、崽子、单子)资金,2000元,还可以申请到银行的贴息贷款。这是他急需的。

陈双觉得,春天要来了。

然而,他和杨平间的夫妻感情,却因为信任危机,差点消逝在春天来临之前。


信任危机

截肢出院后的2年里,也就是回房县城开棋牌室期间,陈双说他都还一直“懵着”,“想不通,自卑,怕人笑。别人多看一眼,就受不了。更怕人过问。就觉得全世界都会笑我。”

装上义肢,让陈双好受一点。他积极锻炼,希望达到走路时别人看不出来的程度。但他心里另外一个结,几年来却有增无减。

“出事后,他变得异常自卑和敏感,对我不信任。时刻挑刺,无数争吵。总觉得我会嫌弃他,离开他。”杨平说,这种精力消耗和心理压力,才是出事以来,她觉得最难捱的。

杨平小陈双两岁,长相姣好,身材高挑,性格开朗。陈双对杨平是一见钟情。

“不只他这样想。他出事那晚,我去矿老板那里取了3万元钱付医药费,矿老板一路送我到医院,其实他是怕我拿了钱不管陈双,自己跑了。”杨平觉得好笑,“可是咋可能呢?一直都是他在哪,家就在哪。他要做任何事,包括这次养鸡,只要定了,我都全力支持他。”

陈双承认这一点。但是杨平耐心的照顾、守护和解释,无法完全消除他心里的结,直到2015年,两人差点离婚。

那是近年关时候,陈双又一次在深更半夜“发作”,杨平实在受不了了,一气之下提出离婚,回了父母家。不过,她依然让父母不时为陈双送饭,并让他们打电话喊陈双去家里过年。

以往只要两人斗气,陈双的父母一定是站在儿媳这边,数落陈双。这次,也不例外。父亲狠狠地收拾了陈双一顿。经过这一风波,陈双才终于醒了。小心眼儿好了很多,甚至偶尔会对杨平“温柔”地嘘寒问暖。

“你说我要嫌弃他,早就走了。还会等到后来?”杨平说,“不过他这个样子,我也能理解。毕竟这几年最受苦的还是他。”

2016年,夫妻俩和好的时候,龙潭峪的春天已经来了。


龙潭峪的春天

2015年10月,驻鄂中央企业东风汽车公司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驻村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对口房县五台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工作队计划以金牛寺村为重点,联动带动其他3个村发展,实现全乡整体脱贫。龙潭峪村与金牛寺村相邻,成为这“1+3”扶贫模式里另外3个扶贫村中的一个。

扶贫工作队根据五台乡基本情况和乡政府关于脱贫工作的设想,制定了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帮扶工作思路。本地有基础的土鸡和黑山羊养殖,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

2年的摸索,“贫困户”陈双已经成为全乡数一数二的养殖大户。东风公司驻村工作队了解了他的养鸡产业发展情况,在鼓励和肯定的同时,也同他探讨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方法。

陈双养的山林土鸡,左图为工人给鸡喂玉米饲料。

但2016年,陈双的鸡子滞销了。这一年,他与人合伙养了5000只鸡子,除零散地在本地市场上卖掉了一部分,还剩下近3000只鸡子没有销路。

2016年是房县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铺开的第三年,在政策的支持鼓励下,全县的畜牧养殖规模增长不少。据县畜牧局统计, 2016年,全县猪、牛、羊、禽的饲养量达712.6万头(羽),比2013年增加了90.07万头(羽),增长了14.5%。

“这些鸡子就是2000多张嘴,多存栏一天,就要多消耗1000多元的苞谷饲料。这还不算人工费。”2017年扩大养殖规模后,陈双聘用了村上3户贫困户到鸡场做工,工资是每人每月1500元。

这也急坏了县残联驻龙潭峪村的扶贫干部谢飞,他开始在县直各单位“游说”,逢人便说:“我们村上陈双的鸡子养得好,保证是土鸡,买两只,买两只……”

“东风公司是我的贵人。”陈双说,在他和谢飞满面愁容四处找销路的时候,东风公司驻五台乡工作队得知他的情况,提出了一个思路,让大山里的生态好货与东风公司总部食堂、万德福超市、福e购电商平台牵起手来——他们来帮买帮卖。

这是个成功的尝试。在东风万德福超市,290只土鸡上架三天,即被抢购一空。这给扶贫工作队、乡政府、陈双及当地村民,都带来极大的鼓舞:发展特色农畜产品来脱贫致富,走得通!

东风公司驻房县五台乡扶贫工作队队长边焕新后来在采访中说:“无论是想要确保产业效益,还是想要提高村民的养殖积极性,都必须先进行市场定位、明确目标市场,打通销售渠道。”

2017年,陈双加入的师祖山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与东风万德福超市、福e购电商平台签订了供销合同,前者提供销售平台,后者供货,要求是当地养的正宗土鸡。社员们的鸡都可以通过合作社,向东风商超供货。

2016年,卖掉全部鸡子,刨开成本,陈双几乎不赚不赔。夫妻俩申请到了10万元贴息贷款,想摘去“贫困户”的帽子。

2017年10月,按照精准扶贫政策,陈双达到脱贫标准,终于撕掉了“贫困户”的标签。同年,在县妇联举办的首届“房县巾帼楷模”评选活动中,杨平被授予“房县巾帼楷模”称号。

“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不能影响他的健康成长。”杨平说。

 

“我一定要从这个产业上爬起来。”

2017年,在乡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陈双鸡场新的脱温房和2个鸡棚建起来了,林间3栋猪栏也建好了,40头高山黑猪正在茁壮成长。眼看一切走上正轨,老天却又调皮地跟陈双开了个玩笑。

陈双养的鸡子自从脱温房出来,就喝溪水,上山觅食,吃苞谷饲料,不要两个月,都会钻进树林,夜晚栖在树上,赶都赶不进屋。

东风公司商超给这种鸡取了名,叫“房县跑跑鸡”。他们看中的,就是它的“天然”“绿色”。

喂完饲料,陈双在脱温房外望着3000只鸡苗。2017年,东风公司驻五台乡扶贫工作队为陈双捐资建起这座脱温房,可分两个区繁育鸡苗。

 

然而,2017年9月间,房县连下了一个多月的雨。鸡子不肯进棚,长久淋雨,最后死掉2600多只。损失15万元。

陈双心疼不已。

有人出主意让陈双把死鸡就地宰杀,再卖到市场卤菜店。“又不是病死的,怕什么?”

陈双拒绝了。“我穷是穷,但我陈双从来不走歪门邪道!人穷也要穷的有志气。”

这场意料之外的连阴雨让夫妻俩过了一个酸楚的年。当陈双拿了1000元钱给杨平和孩子办过年份儿后,身上只剩下45元。陈双心内暗暗发狠:“我发誓,我一定要从这个产业上爬起来。”


先进典型

2018年东风公司驻五台扶贫工作队首批队员2年驻期结束,第二批队员接过接力棒,继续对口五台乡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县里精准扶贫政策规定,贫困户“脱帽”不脱政策,依然可以享受产业巩固资金等帮扶措施。

奔了4年,依然亏钱。陈双不甘心。他找到东风公司驻五台乡扶贫工作队,借了2万元,开始2018年的奋斗。

分两批,他进了6000只鸡苗,80只黑猪。加上下半年的繁育,他预计全年可出栏10000只鸡、100头黑猪。

新的驻村工作队对陈双的养鸡场同样关注和支持,在新鸡场选址、盖房等方面,都给出了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帮他又联系了一条新的销售渠道。双方的供销合同正准备签定。

“今年,不出意外,可以有20万元的利润。”陈双盘点。而他带动的贫困户,最多的能有5万元的净收入,远远超过脱贫标准。

2017年,在陈双鸡场做工的贫困户从3人增加到10人。此外,他向有意养鸡、养猪的贫困户发放鸡苗和猪苗,年底保价回收。“他们每只鸡可以净挣5元。”陈双说,今年他发放的鸡苗,总数将达到30000只,发放范围除五台乡本地,还辐射到青峰镇和万峪河乡。

今年的债,应该是能还清了。陈双说,下一步,他还是想把“木屋农家乐”恢复起来,最终,是希望利用当地的森林、水库等旅游资源,建一个生态观光农庄,带动整个村子搞起旅游。

“对这个规划,驻村工作队是表示支持的,但也说要我一步一步来。这个是当然。”陈双说,去年,他还报名参加了村上的后备干部选拔考试,“我对整个村的脱贫致富门路,也是有所思考的。可惜没考上。”

“还是文化太浅了。紧张,面试有些题没答上来。”陈双说,见到公务人员,他还是有些拘谨。每次去乡上、县里办事,他都要专成换衣服,要有领、长袖,还要素净一点,好遮住他“不懂事”时候纹的纹身。

陈双木屋里书架上的荣誉证书和书籍。三份证书分别是:2018年,五台乡党委政府为陈双颁发的“勤劳脱贫标兵”;县妇联为杨平颁发的2017年度“房县巾帼楷模”;县残联为陈双颁发的2015年度“残疾人自强创业一等奖”。

 

“不过,我脑袋还真的活泛。”陈双自我评价,“我爷爷、我爸爸也聪明,特别是我儿子,他喜欢用这儿,‘板眼儿’多得很。”陈双用手指指自己的脑壳,脸上的笑溢出眼睛。

过两天他就能见到儿子了。儿子小浩儿今年四年级,成绩位于班级中上。在县城最好的小学读书。这是夫妻俩一致的决定。为此,杨平离开丈夫,在县城租房,照顾孩子上学。为了补贴家用,她又去东城工业园电机厂找了份工作,上六休一,月工资2500元。

平时,每隔两三天,陈双就开车回县城一趟,与妻儿吃个饭,呆一晚,第二天一早再回鸡场。周天休息时,杨平也会带上儿子,来鸡场,帮陈双做点事。这一次,他不着急回,因为5月20日那天,他要去市里参加全市残疾人自强创业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作为房县的唯一代表,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我想好了,我的发言题目就叫《奋斗》。”陈双给杨平发微信说道。杨平回复了三个“赞”和一个红唇。

美好的家庭有很多种,陈双杨平这对年轻夫妇对它的诠释是:不懈奋斗,充满希望。从2013年住进农场开始,夫妻俩在这里一起度过了近5年,1747天。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