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宋俊敏 报道:近几年,我县实行林间套草、舍饲圈养生产模式,实现了石漠化治理与农民增收双赢。据了解,到2010年年底,我县累计种草面积已达10万亩,有效缓解了山地石漠化程度,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为推进石漠化治理工作,我县先后探索了退耕还林套草、林草间作、草草轮作、草草混作等人工种草石漠化治理方式,积极推行了 “草当粮种,羊当猪养”生产方式,奖励了石漠化治理与种草圈养山羊成效好的乡镇。据统计,全县累计筹集资金近600万元用于奖励先进、购买草种。
科学的生产方式,良好的治理机制,产生了多赢效果。一是生态环境得到大大改善。改传统放牧为舍饲圈养后,从根本上降低了放牧对山林植被的破坏程度,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二是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山羊舍饲圈养后,大大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山羊饲养量年年增加,养羊户依靠养羊年人均增收1276元;三是加快了新农村建设进程。推行石漠化治理后,滥砍滥伐滥牧现象逐年减少,保护山林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推进了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