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浓于水润故土——记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刘士平带领贫民奔小康的事迹-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情浓于水润故土——记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刘士平带领贫民奔小康的事迹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5日

通讯员 吴宏奎


  著名诗人艾青曾充满深情地吟道:“为什么我的双眼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任何一位农民的儿子,都会对生养自己的故土有割舍不断的情怀。刘士平就是一位从小饱受饥寒,致富后更加挚爱家乡,为家乡发展绿色经济,在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乐于奉献的“土生土长”的个体老板。
  连日来,千里房县人们谈论更多的是:刘士平是一个懂得报恩的人,当了18年的职业军人,祖籍房县,落户河南,利用妻子在河南开公司赚的钱,在家乡房县先后投资近千万元发展绿色产业,为2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找到了出路。还在城关镇北关开了个水果销售门市部。
  怀着好奇之心,带着敬佩之意,2018年元旦,笔者拜访了刘士平。提起过去,刘士平打开了那封存已久的记忆……
  1963年,刘士平出生在房县军店镇军马村一组,父亲是生产队里做砖瓦的窑匠,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姊妹四人中,他是长子,仅靠父亲挣的工分养家糊口,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他家是远近闻名的“救济户”,记得6岁那年,他与邻居大叔一同上山砍了7斤柴,回到家里,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把他喊到床前,摸着他的头,流着辛酸的泪,也许那泪水饱含着心痛,也饱含着无奈和希望。从此每逢星期六和星期天,或者是寒暑假,刘士平就跟随着砍柴的大军到几十里外的指北河山上砍柴,变卖后买油、买盐、给母亲抓药。这样贫穷而又艰难的日子,一直伴随着他,只到1980年冬天,母亲医治无效离开了人间,令刘士平刻骨铭心的是:母亲临终前的嘱托:“你是家中的长子,也是我们刘家的希望……”。说罢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有人说,少年不幸是作家的物质财富。然而对刘士平来说,少年不幸更是他后来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泉。
  1981年,初中毕业后的刘士平,凭着过硬的身体素质,走进了军营,在河南安阳陆军某部,因为文化不高,只有分配到后勤上,从养猪、种菜、炊事员干起,可他凭着自己的勤劳,干一行、爱一行、务一行、钻一行,无论干什么工种,很快就有显而易见的效果,他的付出被部队首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入伍第二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连续三年荣获三等功。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刻苦自学,参加了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并获得了河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学历。1986年光荣的转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改为职业兵),并先后担任部队司务长、后勤管理人员。1999年作为军地两用人才转业到地方。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退伍军人返乡创业这条路。
  刘士平在部队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良好品格,深深地吸引了湖南的女子蔡嘉文,婚后夫妻俩落户于河南省濮阳县,妻子辞去了在油田上班的工作,成立了“河南政太化工有限公司”。苍天不负有心人。通过妻子几年的拼搏不仅解决了13名就业人员,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刘士平把自己对家乡故土的思念、想回房县创业的梦想告诉妻子后,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从2002年开始,刘士平先后向化龙镇化龙村投资370多万元建蔬菜大棚、种鲜花、仅梨树、桃树、葡萄树8000多株,现已挂果。化龙的投资对他来说是一个尝试,自己没有什么效益,但为当地几户贫困户就业创造了机会。他暗暗告诉自己: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在酝酿着一个更大的梦想。
  一位哲人说过,机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然而机遇总是钟情于那些有头脑、有思想准备的人。刘士平就是一个善于捕捉机遇,永不放弃的个性坚毅的硬汉子。
  十八大召开以后,刘士平从中央对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上看到了希望。2012年与军店镇军马村梨树湾村民签订了1700亩山场租赁30年发展绿色产业的协议,成立了“景和果园有限公司”。他先后到全国10多个省市水果基地调研,带着家乡的土壤,请专家鉴定:最后确定适合房县生长的8个品种,从河南引进了黄桃、樱桃、杏子、葡萄、板栗、石榴、核桃、晚秋黄冠梨。因为果园建在山高坡徒的山地里,不适合机械操作,从垦地、挖窝、栽树、除草、农药防治、水果采摘全靠人工,一年人工费就是50多万元,他与当地解玉国、徐传成、徐传军等2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劳务合同,为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找到了出路,贫困户最多的一年挣4万元,最少的也是1万多元。为了适应市场,达到有机水果的标准,每年从河南购回50多吨干鸡粪施在果树上,从河南聘请了一位有40多年果树经验,靠水果致富的“土专家”吴老汉作常年技术指导,2016年,秋冬黄冠梨采摘2万多斤,2017年收获8万多斤,最大的一个重四斤,最小一个重一斤,预计2018年可收50万斤。贫困户徐传成这几年通过在果园里打工学会了栽培技术,去年自家种植300多棵梨树、明年都可挂果,预计当年可收入1万多元。
  5年来,刘士平为果园发展投资500多万元,仅从河里引水浇园这一项投资达30多万元。目前最困难的是果园里没有水泥路,这是一个拦路虎。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刘士平2017年春又在交通方便的军马村租赁了100亩水田,发展桃林、蔬菜。
  采访快要结束了,谈起今后的打算,刘士平更是信心百倍:“我要通过发展果园,让当地百姓学会技术自己发展,要利用党的好政策,利用当地党委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作后盾,整合乱泥湖以上8公里以内绿色长廊和两个水库的资源优势,利用现在“公司+基地+农户+互联网”的产业优势,建成旅游观光于一体现代农业示范园,这个梦一定要实现。”
  笔者的感慨油然而生:这也许就是一个拥有18年军旅生涯,32年党龄在外游子的执着追求和伟大梦想,相信他一定会实现!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