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特约记者李先江 杜达巍 报道:日前,青峰啤酒厂年生产10万吨改扩能项目首批产品投放市场。该厂改扩能项目一期投资5000万元,新建24000瓶/小时瓶装生产线和300听/分钟易拉罐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10万吨,年产值可达2.5亿元,安置就业1000人。青峰啤酒厂扩能升级,是我县今年推进产业创新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县以全面创新为引领,统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激活存量、扩大增量,主动减量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有力推动房县经济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率先突围。
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提速。我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调整优化工业布局,着力完善园区规划及生产要素配置,重点打造房县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 “两大工业增长极”,巩固和新开工建设东城工业园、西城工业园、北城工业园及污水处理、政务服务中心等配套工程,承接大项目落地能力逐步增强,强力打造“医药、黄酒、旅游、石材”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全力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为进一步增强项目承载力,我县把工业园区规划面积由5平方公里扩大到16.8平方公里,着力打造十堰南部山区新型工业基地。
制度创新,服务环境优化。我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行政改革、政务服务新机制,以政务服务中心为基点,以法律法规、制度及执法主体为轴线,补齐工业短板,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突出服务保障,助推产业做大做强。按照 “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支基金、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机制,帮联领导担任企业发展 “首席服务官”,实行 “一事一议、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落实招商引资 “零收费” “零地价”等政策。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全程代办等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推行 “一站式”服务、 “一口收费”等强力措施,对新落地项目实行全程无偿 “保姆式”代办,打造了一流的营商环境。
机制创新,招大引强蓄劲。我县抢抓国家继续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与北京房山对口协作、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省、市快速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鄂渝陕豫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和竹房城镇带建设等机遇,以工业技改、农产品加工、旅游开发、商贸流通等领域为重点,瞄准珠三角、江浙、武汉等地区,加强宣传推介,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了一批市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 “一号工程”来抓,全员上阵抓招商,真心实意抓服务,扑下身子抓落实,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紧紧围绕酿酒发酵、生物医药、现代服务、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六大产业集群”,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在酿酒发酵方面,着力招引糯稻和蓼子种植、酒曲加工、甜糟酿造等投资商,打造全产业链黄酒产业。在生物医药方面,着力招引道地中药材种植、珍稀药材保护等投资商,培植省内首屈一指的中药产业。目前,上海越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博白县凯龙机电有限公司、上海巧隆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上海云懿电子有限公司与县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将分别在我县兴建电路板模块、手机马达等电子产品生产项目、光纤系列产品生产项目、焊接材料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达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