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把房县黄酒“吹”出去的人-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最早把房县黄酒“吹”出去的人


作者: 来源:今日房县网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5日

据查,这篇介绍房县黄酒的文章刊载在《郧阳报》1986年3月1日第二版,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在新闻媒体宣传房县黄酒的文章。
  全文如下:
  在房县作过客的人,无一不夸房县的黄酒。黄酒是房县的特产之一。
  房县黄酒以颜色可分为三种,即青、黄、乳白。青色酒,又名地封酒,是头年做下的酒装入罐中,用泥封口埋入地下,经一年之后掘起,罐中糯米洑汁已化为清水,呈青色,一眼可见碗底,如若不是斗酒豪饮者,切记不可喝此酒。此酒发一丝如雪中红梅似的雅香,饮后经风一吹便醉倒。
  黄色酒,即黄酒,从做到喝不到一个月,是房县人家家必制,天天不断的家常酒。无论啥时家中来客,炒上四盘八磲,宾主一席,你敬我转,猜拳行令,欢呼畅饮。量大者三碗可晕,量小者半碗也醉。这种酒色如琥珀,味清甜,醇香扑鼻,常饮能舒筋活血。
  乳白色的酒,似奶汁,如豆浆,饮之如糖似蜜,久饮不醉,本地人称之为“糟子”。这种酒做上后一天一夜便香气四溢,笼罩满屋, 放多久也是清甜无比,多为坐月子的人做下,饥饿之时,随时可冲上一碗定神。早在五十年代前,房县人还没有喝茶的习惯时,多以甜糟子充茶。待贵宾,在甜糟子中打上几个鸡蛋。每年到元宵佳节,家家户户还用它来煮汤圆。现在,房县人做这种酒时,还加入枣子、莲米等,以添其味、润其色。(余策星)

  余策星,男,1948年出生,房县城关镇人,自修大专学历,经济师,十堰市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房县作家协会秘书长,房县六届政协委员、七届政协常委,当过知青、农民、修路工人、木匠、会计,1978年参加工作,任房县工商银行办公室副主任,曾任《湖北日报》、《城市金融报》、《湖北经济报》、《十堰日报》特约记者、中国《南水北调》记者部主任。四十四年来笔耕不辍。曾在《黄埔》、《武当》、《中国绿色时报》、《统一战线》、《世纪行》、《湖北日报》、《十堰日报》、《十堰晚报》、《十堰广电报》等近百家报刊发表作品50多万字。有近七十多万字的作品被《湖北省旅游景观鉴赏辞典》、《神泉》、《天涯海角郧阳人》、《印在赤土上的足迹》、《文化》、《世纪行》、《房陵精英》、《浪遏飞舟》、《郧阳地区民间故事集》、《虎蛇人》、《神农架民间故事集》、《青莲文集》、《岁月留痕》、《艺术》、《十堰记忆》、《绿色如歌》、《丹江口市文史》、《十堰公路史》、《峰回路转》、《税魂》、《古镇风流》、《九焰山》、《庐陵王》等出版物收录。著有《雷天明》、《贺龙在房县》两部反映革命烈士战斗历程和红军在房县闹革命的史书。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