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石村精准扶贫故事多-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磨石村精准扶贫故事多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06日

——县审计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见闻
● 通讯员柯勇

  连日来,笔者一行来到县审计局扶贫帮扶村红塔镇磨石村,不论是入农户、访群众、听民声,还是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处处呈现出干群忙致富生动鲜活的场景。
  故事一:我和局长商议致富蓝图
  “老姚,今天又到你家,大门上锁,听说你在地里种花生,我们就跟到这儿。” 4月19日,县审计局局长彭茂盛一进田间,就察看墒情,关切地询问花生种子的价格供应、亩产情况,并详细询问今年产业发展情况,当听到姚伦清有养蜜蜂的经验,屋后还有几箱蜜蜂时,当即为他制定了养蜂的规划。
      “我想再买十几个蜂箱养蜜蜂,1-2年时间一箱蜂就可以分多箱,平均下来,一年一箱就可卖千把元,两年后毛收入就可翻倍,除去成本,纯收益可达两万元。”姚伦清说。
    “你这个想法好,我们支持你,最近县政府与北京德蜂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以后养蜜蜂产业前景肯定很好。他们也可以收购你的原生态蜂蜜,那就按你的规划发展蜜蜂产业,先做好准备,等家里的几箱蜜蜂‘分家’时,我把蜂箱给你送来,再给你请个专家传授技术。”彭茂盛承诺道。
  故事二:父子电话连线忙脱贫
  “喂,德明啊,今天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又来了,征求我们发展产业的意见,制定发展规划,你说产业发展是养鸡还是养羊?“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在外面(西安)打工钱也不好挣,把这活干完了,过几天回去,咱们养个几十只羊子吧。”
     “这个想法很好!只要想回来创业,我们可以帮你,先抓紧时间把羊栏建起来,我们提供羊仔和养殖技术,来年你家养的羊我们帮忙联系销路。”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饶正超的一席话,让杨国权父子俩吃下了“定心丸”。
     贫困户杨国权和儿子电话连线后,在驻村工作队的见证下,由父亲杨国权签字按手印,代替儿子在养殖大户黄长明家认领了几头山羊。随后,我们来到杨国权山上的老家,查看养羊场地,这里非常适合山羊散养。在现场,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帮助他们父子规化着养羊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故事三:老人家“山货”不愁销
  “稀客、真是稀客啊,快到屋里坐!”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一边放下晾晒香菇的活,一边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
  她叫徐少英,现年已经70多岁。老人家没生育过儿女,后来领养了一个女娃,长大后招了上门女婿,可是女儿不久又走了 ,留下两个不大不小的孙女儿,由她辛勤劳作拉扯着成人。
  现在,孙女们都不在身边,女婿长期在外打工,如今她一个人守着三间破旧的土房子,主要靠采野香菇、野菜等山货售卖生活,几天前,一个被自称“亲戚”的人用低价买走了她一袋子干野菜……。工作队进屋查看,发现老人家里余粮不多了,大家商议,下次过来时给老人捎几袋粮食。
  临走时,驻村“第一书记”饶正超再三叮嘱老人,以后她家的香菇工作队负责帮忙销售,老人家乐呵呵地送我们离开。为了老人的安全,工作队一行又走了几里山路,找到老人家的一个远远房亲戚邓承善,嘱咐他以后要多上山看看老人。然后工作队员们才放心的回到驻地。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