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马金安 报道: 看着一盒盒包装精美的木耳、香菇摆在了北京华冠超市的货架上,挂职北京市房山区发改委副主任的房县副县长姚峰终于松了一口气。
姚峰在北京忙着开展农超对接工作的时候,正值去年农历腊月,若是在家乡,都在准备过年了。可是姚峰一点也闲不下来,他三天两头在房山区商务委和华冠集团之间跑,沟通协商房县农特产品进入北京超市的事。
说起房县的农特产品,房陵"燕耳"、房县小花菇等一大批"房"字头的农特产品享誉全国、名扬海外。为了让这些山珍走进京城,姚峰不知道动了多少脑筋。
北京的冬天,寒气逼人,滴水成冰。站在华冠集团的大门口,姚峰冻得直哆嗦。就商定农特产品进超市的事,他和房山区农委主任刘保忠约定当天一起到华冠集团与该公司高层面谈。
"饮水思源啊,房县的水好,农产品应该也不错!"和刘保忠一走进华冠集团总经理肖英的办公室,这个拥有全国优秀创业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个头衔的商界女强人便非常热情地对姚峰说。
"请肖总看看,眼见为实呀!"姚峰赶紧从包里拿出两包香菇、木耳递了过去。
"是啊,房县紧依神农架,那里的空气好、水好,出产的农产品是真正的原生态、无污染啊。"刘保忠赶紧插话。
"现在呀,不管你这个农产品再怎么好,要有第三方的权威机构认证才行,消费者只认这个!"肖英翻看着这两包从千里之外带来的房县农产品,似乎在上面找什么。
"房县小花菇、木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现在我们在条码、标识、包装等方面做得确实不够,下一步我们将尽快补上。"姚峰听出肖英的话外之音,连忙解释。
"这样吧,房县农产品进京入市事关库区群众的增收致富,我们农委愿意拿出30万元给产品作质量担保,产品如果有什么质量问题,我们给消费者赔偿!"看着肖英犹豫不决,刘保忠亮出了先前商定的方案。
"好!就这么定了!为这个事姚主任也来了很多次,能为水源地人民做点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肖英一锤定音。
为了打开房县农产品进京入市的"绿色通道",房山区农委指派一名副主任专职协调对接工作,区商务委就农特产品上架销售所需的条件和标准与华冠集团进行了多次协商与谈判。房县在京挂职干部多次与华冠集团协商,就产品展出专柜、展出位置等达成了一致意见。
一水情深终有成。2月8日,房县香菇、木耳在北京华冠集团旗下20多家直营超市正式上柜。根据达成的有关协议,2015年,房县食用菌、酒类等四大类21种特产将陆续进京上架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