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创客患白血病不丢诚信 病房里将救命钱发给工人(图)-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江西一创客患白血病不丢诚信 病房里将救命钱发给工人(图)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3日

  沈志勇虽身患白血病,但不失信义,只是夫妻俩谈及巨额的医药费时,都会显得一筹莫展

沈志勇虽身患白血病,但不失信义,只是夫妻俩谈及巨额的医药费时,都会显得一筹莫展

在化疗期间,沈志勇的头发几乎全部掉光

在化疗期间,沈志勇的头发几乎全部掉光

(此照片由沈志勇妻子程春兰提供)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倪晓锋报道: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品格,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创业者,不拖欠工人的工资,是其诚信的体现。似乎不值得大肆宣扬,但如果在性命攸关,仍不失诚信做人准则时,这样的品行便能打动人心。2015年春节前夕,这样的一幕就真实地发生在了江苏扬州,引来当地众多媒体连日来持续报道。故事的主人翁名叫沈志勇,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人,虽身患急性髓性白血病,但即便在最需要钱的时候,仍不失诺言,在马年春节来临前,将所有工人63万元的工资分文不少地全部结清。4月10日,中国江西网记者来到沈志勇在婺源县的家中,采访了这位“创客”坚守诚信小故事。

本想靠着木门厂挣钱后把30多年的老房子翻新的沈志勇,因为突如其来的重病,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一梦想
本想靠着木门厂挣钱后把30多年的老房子翻新的沈志勇,因为突如其来的重病,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一梦想

(除署名外,本文图片均由中国江西网记者 罗云鹏摄)

  事业渐入正轨却遭遇白血病打击

  沈志勇,家住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沙家俞,今年33岁,与妻子程春兰育有两个儿子,一个11岁,一个3岁。虽然出生在农村家庭,但沈志勇夫妇俩始终坚信通过自己的打拼,可以让全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不怕吃苦是这个农村小伙子身上最不缺的精神头,1999年,年仅17岁的沈志勇便外出打工做模具,他先后到过上海、江苏苏州、浙江余姚等地,多年后,他对模具、木门行业越来越熟悉。

  结婚后,沈志勇和妻子程春兰便于2011年来到江苏省扬州市甘泉镇,在那里租了间很小的厂房,动手做木门,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真正的创业,这一年他们过年回家的时候赚了3万多元。2012年,程春兰因为怀孕,沈志勇雇了一个工人,这一年他赚了7万多元。随着生意逐渐走上正轨,沈志勇有了扩大木门厂的想法。2014年,沈志勇借了40多万元和自己之前赚的钱,将木门厂规模扩大,并从婺源老家请了5名工人,一起来到扬州,准备制作高档木门,然后把日子过得风风火火。采访当天,沈志勇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仍住在父亲30年前建的房子里,开这个木门厂的时候,我们就想着,等赚了钱,一定要把这个老房子重建。让爸妈过几天舒心的日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沈志勇准备大干一番时,他的身体出现了状况。

  2014年8月底,沈志勇总觉得腰部不舒服、浑身乏力、吃不下饭,程春兰说:“因为这之前的生意,都是他自己上门去给客户量尺寸、然后送货上门,有的地方没有电梯,他为了省钱,都是自己搬着门爬楼梯送上去的,所以他的腰一直有毛病。我们就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但是他还有点感冒,就打了几瓶点滴。”

  但随后,沈志勇觉得身体越来越不对劲,夫妻俩便到扬州中医院就诊。当时医生发现沈志勇脸色发黄,就让他化验一下血液,然而检查结果一出来,沈志勇吓了一跳,他的白细胞指数达到7万多,超出了正常值的好几倍,医生便建议沈志勇立即转院到扬州最好的苏北医院。

  最终,经苏北医院的主治医生诊断,沈志勇为急性髓性白血病,且属于高危白血病,治好需要上百万元的费用。

 病倒厂不倒承诺工人不会欠一分钱

  从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以后,沈志勇的生活轨迹就彻底发生了改变,只能住在苏北医院接受治疗。而妻子程春兰则在木门厂、医院、厂商之间不听地来回奔波。

  沈志勇对记者说,虽然自己病了,但木门厂是他辛辛苦苦多年才开办起来的,不想让它也跟着倒闭,否则,从家里带出来的几名工人就白干了。所以,在生病的那天起,他就下了个决心,绝对不会亏欠任何工人一分钱的工资,“我就对工人们说,你们放心,只要你们帮我撑到年底,不要让厂子倒闭了,到年底的时候一定会把工钱及时发给你们。还好他们比较相信我,厂子便一直运转着。”

  这段时间,程春兰天天盯着客户要钱,在她看来,到了年底收账的时候,收回的钱越多给工人发工资的希望就越大。

  丈夫病房里把救命钱当工资发 妻子筹不到钱绕开护士站进病房

  沈志勇病倒后,维系木门厂运转的重担就基本上落在了程春兰的肩上。但她对记者表示,那段时间实在是太艰难了。

  程春兰说:“我们是做木门的,因为要喷油漆,那段时间经常被附近的居民投诉,然后环保局就说要取缔我们的木门厂。那个时候正是我们最需要钱的时候,我就把丈夫的情况跟环保局的领导说了,他们听到后也比较同情我们,就把当地的居民召集在了一起,开了一个会,在听到我们表态2014年年底前会搬走后,附近的居民也很同情我们,就表示不会再投诉我们了。”

  除去要处理居民的投诉外,程春兰还要安抚工人们的情绪、到客户那边去催款、筹款给丈夫治病,“有好几次,医院在催我交款,我实在是没有钱了,那时候都不敢从护士站前过了。丈夫住在住院部六楼倒数第二个病房里,中间有一个护士站,筹不到钱的时候,我就会坐电梯到五楼,然后从五楼爬楼梯,绕过护士站到病房去。”

  钱,对于沈志勇夫妇来说,比谁都需要,但程春兰告诉记者,为了工人的工资,他们之前也吵了几次架,“我不是一个喜欢欠钱的人,当时我为了这个事情也犹豫过,因为一个人在面对生死的时候,真的不知道会干出什么。我当时就是这样的情况,手里拿着好不容易借来、催来的钱,是给丈夫治病,还是给工人当工资?谁能不犹豫。”

  对此,程春兰至今对一件事记忆犹新,有一次一个远房亲戚送来1万多块钱,准备给沈志勇治病,但沈志勇转手就把这笔钱付了工人工资,等程春兰知道的时候,钱已经付出去了。而程春兰本来是准备拿着这笔钱交第二天的医药费的,这次她哭了:“工人的钱是给了,可是第二天的医药费到哪里去拿?”对于执意要给工人发工资一事,沈志勇这样说道:“说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我当时跟工人们作了承诺,做人讲究的是诚信,如果我不按时发给他们工钱,不就说明我是个不守信用的人了吗?这个我真做不到。”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