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特约记者 龚成龙 报道: 日前,余策星老人将一本《养气斋诗存》送到了房县县风家训编辑部工作人员的手中。发黄的封面,端庄的小楷,素雅的装帧,大家端详着民国"手抄本",喜出望外。
据了解,《养气斋诗存》为房县籍诗人余延龄于1939年夏与友人共同编撰的个人诗集,其内容多涉及"房陵风物"和"治家修身"。余延龄曾于1940年担任"房县财政委员",是房县享誉川陕鄂的传奇药房"余永美协"的第二代传人,也是房县老人"拍古今"时常常提起的"余老板"。
今年,房县将县风家训的编辑出版写入了《2015年全县宣传思想工作要点》,并将其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头戏”。
自资料收集工作开展以来,编辑部人员分赴青峰、大木、姚坪、九道等20个乡镇,搜寻那些曾经的“好家子”,听老百姓讲自家“老辈子”的故事。于此同时,编辑部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家谱”、“家书”、“诗集”、“文集”等各类资料100余种,其中不乏一些保存完好且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手抄本”。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县风家训是什么?就是父母的絮叨、师长的叮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由,是家国情怀的源头。”房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徐锦凤在县风家训编撰筹备会上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