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大学生回乡淘宝创业:希望把老家特产做大做强做响-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房县大学生回乡淘宝创业:希望把老家特产做大做强做响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0日

记者 高书文

“掌柜”李磊:回到山区,带来地道山货

“亲,不议价哦~”3月10日上午8点,在快递员收完前一晚的货后,***网店“思乡人”掌柜李磊打开电脑,耐心回复店里咨询购买房县土特产的人。四年的网店经历,已经让他足够好脾气,笑脸相迎每一个客户。

***试水 大学挖得第一桶金

29岁的李磊是房县窑淮镇长峪河村人,2010年毕业于湖北咸宁学院物流管理专业。 2009年10月,李磊开始接触***,并在***开了一家服装店。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刚开网店那会,同学们的风凉话“能将人吹到南极去”,但家庭的贫困和骨子里的韧劲,以及对***的信心,让他坚持下来。
  服装店一开始经营惨淡,一星期只有一两笔生意。为提高人流量,李磊在各大论坛发帖。他的衣服质量好,加上服务佳,网店销量稳步上升。半年后,李磊网店月收入达到3500元,加上见习工资,生活费和学费完全自理。
  2010年毕业后,李磊和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四处求职找工作。一年内,他辗转于苏州、深圳等地,做过销售、仓管员,但都不甚满意。工作期间,他仍***打理着网店,收入起色不大。


去乡下农户收购鱼腥草   

和舅舅在山上采野蜂蜜
 

回乡创业 连番遭遇危机
  2011年春节,李磊回乡过年。吃到家中清淡朴素却甘醇的土生美味儿,想起大城市中食物的油腻,以及时常占据报纸、网络头条的食品安全问题,他觉得绿色食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决心转行专职在网上销售房县天然无污染的土特产。
  李磊将服装店清空,拍照上传鱼腥草、蜂蜜、香菇、木耳等房县特产,店铺取名思乡人。之前服装生意积累的客户群全部丢失,又没钱交消费者保障协议,新网店好几个月来都没多少成交单。身为农民的父母和乡亲都以为李磊是躲在屋子里玩电脑游戏,不务正业。在焦虑、沮丧的情绪包裹下,他在租来的10平米的房子里度过了创业最初的几个月。
  穷途末路容易病急乱投医,在还没有准确计算成本的情况下,李磊参加了***一次秒杀活动。短短一个小时内,300斤土蜂蜜以11元包邮的价格被一抢而空。一结算,他却发现自己亏了1万多元,这是之前服装店挣得的全部积蓄。
  李磊欲哭无泪。收货的快递小哥出主意说要不不发货了,直接关掉网店,避免损失。
  李磊不敢告诉任何人,独自一人在房子里躲了三天,最终想清楚:“不能轻言放弃。”
  他把300斤蜂蜜一斤不少地发了出去。光打包就花了三天,其中一整夜没合眼,抄完所有发货单,手臂疼了好几天。在这之后,李磊从网上淘了一台旧打印机取代手写。
  终于柳暗花明。这一次秒杀活动之后,网店生意逐渐有了起色。年底时,李磊赚了1万多元,他将钱亲手交给了父母。
  生意好了,怎样才能做出品牌呢?李磊决心走天猫店铺模式,大干一场。可是,钱从哪儿来?他趁热打铁说服父母,将毕生积蓄和向亲戚借的共计10万元交给他,又找到两个合伙人,一共凑了25万元,又聘请了专职设计和文案策划、***会计,重新租了个120㎡的办公室兼仓库,于2012年10月正式进驻天猫。
  然而,缺乏经验,管理无序,天猫店生意惨淡。几个月后,一个合伙人撤资退出,两个员工也相继离职。运营将近一年后,撑不住了。2013年7月底,他与另一合伙人协商退出天猫,最初投资的25万元还剩24万多,没赚没赔。


   

曾经合伙做天猫的办公室如今空荡荡只有李磊一人

800元淘来的老式打印机代替手工打印发货单


  信誉第一 只卖地道山货
  李磊又开始精心打理搁置已久的***店。没赚到钱,但一年的天猫店经验让他在电子商务运营方面成长了不少。细心打理下,***店销量很快提升。2013年12月,网店成交额增至5万多元,仅双十二当天发送快递包裹300多个。
   3月10日上午10点,在原来做天猫店铺的办公室,李磊给2小时内收到的10多个订单打包。撑袋,装货,称重,封口,装箱,帖单……他手脚麻利,一系列动作不超过2分钟。记者注意到,特产散装每袋500g,少一两克他会立即添补,基本每包都多出10克左右。
  “我从不缺斤少两,最重要的是信誉。”李磊说。在思乡人网店首页,公告里这样承诺,“收***后如不满意,无条件退货退款,来回运费由我出。”
  至今还没有退货的,但有不满意的。“大城市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分辨好坏”李磊说,曾经一位老教授收到他和舅舅亲自去山上树洞挖的野蜂蜜后,打电话跟他说“小伙子,你好没良心!一开始创业就拿这种假货来骗我!”李磊哭笑不得。此后,他就在产品详情里加上货物来源照片和真假好坏的分辨方法。
  对于分辨之法,李磊一开始也不懂:“只能多买,多问,多钻研。”为了保证蜂蜜质量,他曾多次前往农户和养蜂人处,观看蜂蜜加工过程,学习蜂蜜知识。
  随着订单增多,产品供不应求。货源成了问题,李磊发动村里人采集各类特产,也走家入户去乡下购买囤货。他对质量要求很严格,因此只要要价合理,供货农户要多少他基本就给多少。“都是些老年人在采挖山货,不忍心压价,给价高也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李磊说。
  据统计,网店累计交易近2万次,客户累积近6000人,2014年全年交易额达到50万元。店里最火的鱼腥草月销量达300斤,占***鱼腥草单品销量第一。

租房兼做仓库。每天一个人打理店铺、接单发货,李磊说也时常感到孤独。

蓝图规划 线上线下齐发展
  现在李磊面临的问题和2年前一样:如何扩大市场份额,做出自己的品牌?
  “不走天猫店模式了,投资大,效益未必好。”李磊说,现在电商的发展趋势是O2O,即线上网店和线下实体店销售并行的模式。他希望今年能开起第一家实体店。
  近两年来,房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多处景区正陆续开发之中,县旅游局也正着手打造涵盖智慧旅游平台,游客去的景区、入住的酒店、吃饭的农家乐,都是市场介入的商机。而目前房县土特产电商做得不错的仅有几家,李磊和他们一同抢占了市场先机。
  不过,机遇一来,很多人也想分一杯羹。李磊说,不时有准备开网店的人,趁快递员取货时佯装一同进屋,偷偷取经。他对分享经验并不介意,且很希望有类似电商协会的平台,可以让大家经验互通、资源共享。“做电商我们的木耳强不过东北,香菇做不过随州。一是因为房县的品牌还不够响,二是因为我们的电商太弱。大家资源共享,共同把房县品牌做大,与其他地域品牌竞争,才能实现多赢。”

货单多的时候一天要发几百个包裹  

李磊将自家挖的鱼腥草切碎晾晒

同题问答:
记者:经历那么多,是什么让你坚持走到现在?
李磊:想实现梦想,赚钱啦。期望将老家的产品做大做强做响,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记者:整个创业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李磊:创业必须脚踏实地,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坚持就是胜利。

记者:有没有回想起来很感慨的事情?
李磊:有很多。有一件很搞笑。我回来卖土特产第一单是有个东北人买了15个酒曲子,23块钱包邮。我当时在家里,那个激动啊,立马从村里打了摩的去镇上发货,回来发现,路费花了10元,邮费13元,等于白送了。还有一个客户买野蜂蜜,他说你们把树砍了采蜜多不环保,我就凌乱了,不砍个洞怎么采蜜,你怎么买啊?呵呵,我只能解释说,砍个洞树不会死,他才放心。

记者:下一步什么打算?
李磊:聘请专业的网页设计和文案策划人员,还有***。然后就是着手实体店的事情,希望今年能完成。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