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律师的绿色情怀-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一名律师的绿色情怀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7日

——记沙河乡邢家湾村村民沈宜群

记者陈锐 通讯员李俊峰

  在沙河乡邢家湾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造林大户,他是一名职业律师,多年来他坚守心中的“绿色梦”每年利用春节回家探亲时机,带领亲戚家眷上山植树550余亩,让昔日荒芜的山坡充满了生机,他就是沙河乡邢家湾村村民沈宜群。

沙河乡邢家湾村原本是一个有着郁郁葱葱的森林,鸟语花香,景色秀丽的的小山村。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家庭联产承包到户,村民们面临着粮食生产创收、交纳税费提留的双重压力。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少村民便把目光投向了那一片山林,毁林开荒,山林面积不断缩减。90年代初,房县椴木食用菌在市场上热销,能栽植食用菌的大树自然成了林木市场上的抢手货,为了生计村民纷纷上山砍树卖钱,山上的阔叶木逐渐消失殆尽。90年代中,随着“两山合一山”政策全面推行(自留山和责任山合为家庭经营山,责任山是村集体指定农户管理的山,农户只有管理权,没有经营权、使用权),又加速了杉树林的消亡。“每次打工回家看见山上的树越来越少,心里很不是个味”回忆起当年的情形沈宜群仍感到痛心不已。

1998年,退耕还林政策在房县正式开始试点。在外打工的沈宜群得知这一消息,让他兴奋不已,想起儿时跟小伙伴们钻进树林捉鸟、捕蝉、玩水的欢快的时光,重新让家乡的山头再绿起来的梦想深深扎根在他心里。怀着这个梦想,沈宜群不断努力奋斗,利用业余时间考取了武汉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并于2007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就在这一年,他毅然辞职到深圳与几个合伙人合开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2010年,事业有成、口袋殷实的沈宜群带头承包了村里的荒山,开始了他的二次创业。为了实现这个梦,每到栽树、管护的季节他都不远千里赶回来,带领工人上山挖窝、种树、浇水、修枝,四年来,他陆续种下了15万多株树苗,绿化荒山550余亩。

2014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绿满荆楚行动的决定》,提出用3年时间实现全省宜林地、无立木林地、通道绿化地、村庄绿化地应绿尽绿,十堰积极响应走在全省前列,房县身体力行争做全市样板。这更加鼓舞了沈宜群的造林的士气,刚过完元宵节他就四处奔走购买了大约可栽100亩地的树苗,心里盘算着今后的荒山造林梦——不久的将来那座山头一眼望去全是绿色,儿时的美景重现眼前。

“我还要向2000亩的目标发起冲刺呢。”谈到未来的造林计划沈宜群信心满满地说。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