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李英 报道:今春开学以来,东城小学以构建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以“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未来奠基”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有关中小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及国家课程标准,将该校作息时间拟定为:上午8:30上课,下午4:20放学,学生在校时间与以往相比整整缩短了2个多小时,把时间真正还给学生,将减负进行到底。
面对作息时间的更改,很多人便不约而同的质疑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明显缩短,而学习任务未变,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多余的时间师生又是如何支配呢?
一方面,学校严格按中央规定的统一作息时间安排课程进行教学,保障了学生作息时间,控制了学生在校时间,该校坚持深入持久的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把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武当健身操等作为学生体育必修课,广泛开展“大家唱大家跳”集体合唱、校园集体舞等活动,注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每天下午老师送走学生后,4:40——5:40便开始了集体教研时间,集体教研按年级分学科进行,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人物完成固定的内容。固定的时间即每天下午4:40——5:40作为老师们分组集体教研时间;固定的地点即按语、数、外、综合、体音美分成五大小组,分别在指定的教师进行教研;固定的人物即按年级、按学科固定哪些老师在一起磋商交流教学经验与方法;固定内容即每天由同年级同学科带头人把第二天所要新授的教学内容与他人一起研讨、完善并达成共识,以求第二天上课时优质资源共享。通过每天扎实开展名师的传授、交流、示范、指导、帮助其他教师共同发展提高,做到整体学科间的同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搞好梯队建设,真正实现全体教师的成长与进步,提高课堂的高效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