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县委书记沈明云作重要讲话
图为县长蔡贤忠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今日房县网讯 记者 吴宏强 赵爱平 王玮 报道: 8日,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在县影剧院召开。县委书记沈明云作重要讲话,县长蔡贤忠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张慧彬、王启云、陆毅、王家波、徐锦凤、陈渊、张永平、姚天国、杜启学、许运福、高明哲等四家班子领导、副县级干部、驻房部队首长出席会议,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县委书记沈明云作了题为《把握发展机遇,担当支点重任,为全面推进“六区”建设而努力奋斗》的动员讲话。沈明云指出,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3年工作,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抢抓发展机遇,担当支点重任,为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孵化区、绿色品牌样板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休闲养生度假区、商贸物流集散区、创新人才集聚区“六区”建设而努力奋斗。沈明云说,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房县迎接挑战、克难奋进的一年,也是经济发展质效提升,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一年。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高举“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旗帜,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四大目标、五大任务、十大项目”,抢抓机遇,苦干实干,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势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年初确定的“四大目标”基本实现,“五大任务”全面完成,“十大项目”扎实推进。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0.2亿元,增长14%;财政收入5.42亿元,增长20.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增长3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亿元,增长13.5%;出口创汇5636万美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增长13%,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县”、“全国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对外开放、省级卫生县城顺利通过检查验收,房县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沈明云说,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县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饱含着各级干部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一年来辛勤耕耘、奋力拼搏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279名村党支部书记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沈明云强调,2014年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大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房县的未来。房县应该走什么路,朝什么方向发展,必须清楚“不做什么”,避免急功近利,对未来发展造成伤害;必须清楚“要做什么”,避免错失机遇,成为历史罪人。全面推进“六区”建设,我们必须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机遇和希望,也要看到困难和压力。要在抢抓发展机遇中把握“三势”,一是固势,就是要巩固良好的发展态势。二是聚势,就是要聚集发展优势。三是乘势,就是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要在担当支点重任中提升“三力”,一是合力,就是要凝聚发展合力。二是实力,就是要提升产业实力。三是魅力,就是要彰显城市魅力;要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坚持“三平”,一是公平,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二是太平,就是要维护社会稳定。三是水平,就是要提升工作水平。
沈明云指出,基于对形势任务的分析研判,县委、县政府确定2014年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三大目标,做好五件大事,推进十大项目。三大目标: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五件大事:一是全面推进县改市。二是推进“六区”建设。三是申报国家级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县工业园区。四是深入推进四城联创(国家文明城、国家卫生城、省级环保模范城、省级森林城)。五是加快建设“一城四镇”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带。十大项目:1.环城一级路一期工程、高速路接线路、半岛湾至红塔大道、诗经大道南线全面竣工通车,环城一级路二、三期工程基本竣工。2.配套完善盘峪河、三海生态河堤,开工建设高枧生态河堤。3.半岛湾大桥及两座景观桥竣工使用,半岛湾公园、凤凰公园竣工。4.配套完善北城工业园一期工程。5.英利集团光伏发电项目竣工投产。6.金鼎制药、神农本草、恒达纺织二期工程竣工投产,稻花香酒厂、庐陵王酒庄一期工程竣工投产。7.国际商贸城一期工程、寿康物流配送中心竣工,高速客运站主体工程竣工。8.半岛湾、滨湖国际酒店竣工使用,维也纳酒店主体工程竣工,启动建设天悦温泉度假村二期工程和野人谷王家庄游客接待中心。9.开工建设南街仁昌商业综合体。10.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市民之家全面竣工。
沈明云要求,围绕上述目标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三农”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的总要求,以打造绿色农产品加工样板区为目标,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之路,抓好农产品深加工和发展观光农业,切实解决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把村集体经济搞上去,关注乡村两级学前教育和农村教学点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统筹,高度重视乡村债务,不断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二是工业经济工作。结合房县实际,今年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配套完善北城生态工业园一期工程和工业招商,要坚持做到“四个不能动摇”,即大力发展工业的思想不能动摇、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坚决禁止的决心不能动摇、突破性发展绿色环保工业的原则不能动摇、实现山区工业强县的目标不能动摇;三是项目招商工作。要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兴县战略,一手抓项目争取,一手抓招商引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招商引资与招商引智同步进行,坚持项目争取、项目管理和项目建设“三管齐下”,坚持盯住知名企业招大引强,坚持奖惩兑现全面落实;四是旅游产业。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立县”战略,围绕建设“两山”之间休闲养生度假区,做好温泉养生、乡村休闲、观光农业、诗经文化四篇文章,启动天悦温泉二期工程,继续推进樱桃谷温泉度假村和诗经主题公园的招商工作,完成庐陵王酒庄项目,启动庐陵王城旅游综合体建设,提档升级野人洞、野人谷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梭子山、黑龙峡景区和王家庄游客中心,以竹房城镇带“一城四镇”为核心,以盘峪河生态河堤两岸为重点,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深入挖掘、包装诗经文化,精心建设一批诗经景观工程,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坚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建设景区,推进旅游产业集约化、市场化、品牌化,以生态山水景点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度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提升旅游吸引力、承载力,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房县的主导产业;五是商贸物流。随着交通瓶颈的打破,房县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的时机已经成熟,以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地为目标,创优环境,在发展中统一思想,抢抓发展机遇,科学谋划,全力推进商贸物流产业,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六是城市发展与定位。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城市是否可持续,是否有前途、有个性、有魅力,与城市总体布局有着密切的关系,群山环抱、五河汇城、名山之间、诗祖之乡是县城区的鲜明特征,要坚持“规划引领、特色鲜明、以人为本、方便市民”的理念,按照“以河为轴,两岸开发,南进北扩,区块突破,组团发展”的思路,在老城区改造上,要注重留下百年老屋、老街、老城墙,对历史文化建筑全面保护,恢复历史风貌,再现百年老街的辉煌,对新城区建设要严格执行规划,形成“错落有序,疏密有致,山水相融,人城和谐”的城市发展格局,保持好城市永久性田园风光,把旅游城市作为发展定位,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超前的眼光,坚持顶层设计、合理布局,做到“公园绿地优先,交通道路方便,城市功能配套,环境舒适美好”。
沈明云指出,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2014年的重要政治任务,要紧紧依靠基层干部群众,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切实解决好作风漂浮、不深入实际,政令不畅、落实不力、言行不一致,能力不足、威信不够,是非不分、原则性不强、怕得罪人,干部想法与群众愿望不一致、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等六个问题。沈明云强调,干部要有公仆之心,努力做群众的“贴心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工作充满激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生活富有热情;心系群众,骨子里想着百姓,对群众饱含深情,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沈明云指出,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基石,要做到政治上信任;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工作上依靠;全面提高村主职干部待遇,做到生活上关心,真诚对待基层,让他们充满信心、释放激情,在工作实践中体现作为。
沈明云指出,当前,房县的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正处于赶超跨越的关键阶段。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靠广大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和执行力。为了房县的事业更兴旺,人民更幸福,明天更美好,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继续发扬扎实苦干、拼命大干、团结实干、乘势快干的“四干”精神,把握发展机遇,担当支点重任,为全面推进“六区建设”而努力奋斗。
县长蔡贤忠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今天的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召开的,是今年我县开篇性、全局性、总领性大会。县委书记沈明云的讲话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是指导201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不仅明晰了思路、明确了重点,而且鼓舞了士气,让我们对整体形势有了更科学的判断,对面临的发展环境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加快我县发展的各种因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鼓舞了全县上下赶超跨越、提速进位的士气。
蔡贤忠指出,当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给我们贫困山区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特别是将更多的发展红利向“三农”倾斜、向中西部倾斜,使我县成为众多机遇的惠及地,我们要准确判断形势,积极把握好用好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和我县有条件对外开放的三个机遇,要快速反应,迅速行动,用更大的力度、更加开阔的思维、更加有效的举措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切实把机遇转变成加快发展的动力,争取全县经济实力实现量与质的提升。
蔡贤忠强调,我县处于贫困山区,经济总量较小,基础设施滞后,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积极因素与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同时也面临着交通瓶颈即将打破、经济发展压力增大和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三大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对“大交通”格局带来的挑战,充分做好准备,努力夯实基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力争将大挑战的压力转化为大发展的动力;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大势,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去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问题、化解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蔡贤忠指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业、特色产业发展,是我县经济建设的三个重点,要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一是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要围绕“双百亿”目标,着力实施“2345”工程。即:完善两项机制、树立三种理念、瞄准四个重点、坚持五个转变。两项机制:即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和倒逼警示机制,县政府每年预算600—1000万元,对招商引资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重奖;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亮牌警告,追责问效。三种理念:即积极抢抓南水北调水源区对口协作机遇,树立要发展靠北京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旅游招商合作力度,树立把房县打造成北京人“氧吧”的理念;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在京津冀等地建立房县农产品配供基地,树立不仅要保护北京人“水缸”,还要把房县打造成北京人“厨房”的理念。四个重点:即瞄准全国500强、制造业500强、民营500强等知名企业,瞄准国有企业投资内转的趋势和倾向,瞄准港澳粤、京津冀和长三角等重点地区,瞄准商会、人脉等优势资源,围绕县内优势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企业和项目。五个转变:即从依靠优惠政策招商向创优发展环境招商转变;从一般性号召招商向责任招商、激励招商转变;从团队招商向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和回归创业招商转变;从依靠资源环境政策招商向科研院所成果嫁接引进招商转变;从资源开发撒网招商向品牌、标准、生态软实力招商转变,确保招商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项目工作要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建立“全流程”管理机制,保证项目工作有计划的组织实施。二是狠抓工业发展。要围绕“工业倍增”计划,制定工业经济年度发展方案,扶持现有的小微企业向规模企业迈进、规模企业向亿元企业进军、亿元企业向5亿元企业发展,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格局。要做粗做长产业链条,补齐现有产业的缺失环节,增强优势产业的牵引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要加强品牌创建,坚持农产品原生态生产,认证一批地理标志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推行中药材GAP种植、GMP生产、GSP经营,申报一批著名、弛名商标;引导食品饮料企业开拓市场,突破营销瓶颈,打响房县食用菌、矿泉水、黄酒品牌。要牢固树立“工业发展、农民受益”的理念,坚持以工促农、工农互动,通过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通过招商引进企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让一部分农民转变成工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确保发展一个企业,带动一方致富。三是狠抓农业特色产业。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民是最大的社会群体,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农业工作,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积极拓展农民增收途径,努力为农民创造公平发展的机会,逐步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把特色产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提升乡镇实力的重要途径,抓牢抓实。各乡镇、各村居要围绕“八大”产业,结合自身实际,科学选择主导产业,按照“绿色、有机”的定位,做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持续、有力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确保每村都有特色产业、每户都有增收渠道,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要加快农村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推动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实现“农民进城、大户进村、农民变农工”。
蔡贤忠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突出体现在城乡发展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上,我们要围绕繁荣旅游商贸业、加快城镇建设、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靓点。要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引擎”作用,努力把旅游和商贸业作为后续支柱产业抓紧抓好;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经济发展搭建更加宽广的平台;要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持续增收产业美、设施完善环境美、服务优质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以竹房城镇带为重点,启动“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创建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示范村。
蔡贤忠强调,事业发展,关键在人;目标实现,重在落实。新一年的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今年各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要强化打基础、固堡垒,聚好财、用好钱,强管理、办好事三项举措,努力形成加压奋进、真抓实干的动力,迅速行动起来,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攻坚克难的信心决心,大干快上、勇往直前,努力在“六区”建设的征程中做出新贡献,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会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家波宣读《关于2013年度发展新项目培植新财源奖励情况的通报》。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张永平宣读《关于表彰2013年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会议还对城关镇党委政府等5个红旗乡镇,县发改局等7个红旗单位,野人谷镇党委政府等54个先进单位,军店镇双柏村等20个红旗村,张林峰等168名先进工作者,杨如成等10名“十佳”爱岗敬业标兵,任传轲等10名“十佳”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红塔镇党委政府等10个财源建设先进单位,军店镇党委政府等15个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和付必久等15名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个人,县交通局等11个项目争取工作先进单位和杨立武等10名项目争取工作先进个人,县经信局等15个服务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和付斌等20名服务项目建设先进个人予以表彰。红塔镇、水务局等单位,邱华、周明宏等个人作典型发言。
图为县委书记沈明云为红旗单位颁奖
图为县长蔡贤忠为先进单位颁奖
图为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