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有了产业带头人-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党组织有了产业带头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7日

——房县沙河乡选拔培养村级党组织产业副书记的做法与成效

马金安  戢运俊  

为进一步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充分发挥党员和村级党组织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沙河乡结合实际,于2013年初开始,采取集体酝酿、调查摸底、选拔培养、阶段考核、专项考察、书记谈话、组织任命等方式,在五塘、卢家坪、火光、朱家坪、白沙河和沙河店村开展了培养选拔产业副书记抓产业示范带头试点工作,发现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党员致富带头人,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动因
  “既不在大力发展的(城镇)带上,也不在优先发展的(示范)区上”,地处房县最东端的沙河乡如何发展?这是新一届沙河乡党委领导班子面临的头等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沙河乡大部分村支书已经年届60,奔走都已经困难,谈不上带头发展。虽然各村地处偏远,却资源丰富,同时,多位在外发展的能人有意回乡创业,一些当地的“留守”青壮年人士也摩拳擦掌,纷纷请愿。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党员,何不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发展村级经济?一个构想,在乡党委书记戢运斌的头脑中初步形成。他迅速召开党委会议,经过几番讨论,一个选拔培养产业副书记抓农业产业化示范工作的方案获得一致通过。
  二、主要做法
  1、确定试点,搞好调研。2013年,沙河乡选择五塘、卢家坪、火光、朱家坪、白沙河和沙河店村,全面开展培养选拔产业副书记试点工作。首批试点村明确后,乡党委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各班子成员的驻点工作。明确了试点的第一个阶段性重点工作,即摸清土地、山场等资源存量,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发现初步人选。通过向村干部了解、干群谈心、到农户家借宿、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等方式进行摸底,确定初步人选,并召开乡村群众会议深入宣传动员。通过近三个月的时间,试点村产业副书记的初步人选陆续出炉,各村的产业发展方向也基本确定。
  2、确定人选,跟踪培养。在确定了初步人选后,驻村干部通过个别或者集体谈话的方式找培养对象谈话,按照自愿的原则,向他们明确了后备人选的身份,激励他们按照各村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壮大自己的产业规模。如五塘村,有养鸡大户代全华、烟叶种植大户赵东,积极性都很高,驻村干部就鼓励他们比拼发展,展开竞争。沙河店“土豪”闻新兵投资200多万元发展特色养殖,驻村干部就找他单独谈话,勉励他安心发展,明确他作为后备干部,使他在面临市场的巨大风险压力的的同时,感受到组织的关心支持,更加一心一意投入到产业发展中去。
  3、创造环境,助其成长。留住一个青年人才,就可能发展起一个产业。卢家坪村烟叶种植大户刘守成,“从政”愿望强烈,可“人缘”很差,乡党委派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乡政协联络组长代新华多次找他谈话,并数次到他的烟田查看烟叶病情长势,找烟站技术员帮他解决问题,使他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并利用自己娴熟的种烟技术帮助他人搞发展。2013年10月,在他的烟叶获得了丰收的同时,也收获了“人缘”——党员群众一致投票推选他当“领导”。
  4、综合考核,组织任命。加强跟踪考察,并实行乡党委书记和产业副书记们的任前谈话。“秋后算账”的时候,乡党委派出工作组,到试点村进行后备人选考察。通过多种方式的细致真实的了解,对各后备人选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并最终确定了试点村产业副书记唯一人选名单。在此基础上,乡党委召开专门会议,各试点村产业副书记人选在会上进行了述职,通过票决确定试点村的产业副书记。乡党委书记谈话作为最后一个关键环节,鼓励产业副书记烧好新任工作“三把火”,做好当地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通过初步构想、集体酝酿、调查摸底、选拔培养、阶段考核、专项考察、书记谈话、组织任命等方式,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年龄以30到40多岁为主、普遍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优秀的党员致富带头人。
  三、初步成效
  通过选拔培养产业党组织副书记,初步建成了干部队伍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的良性机制,即产业发展工作贯穿于产业副书记的培养选拔任命的全过程,在产业发展中培养,在产业发展中选拔,在产业发展中锻炼干部才干,在产业发展中优胜劣汰,形成了产业发展和干部选育“双赢”的局面。
  1、产业副书记的培育带动产业孵化。五塘村产业副书记代全华,任职前经营一个小型养鸡场,规模不大,去年市场萧条打算出门打工。作为乡村能人被推荐为村干部后备人选后,乡村两级干部多次找他谈话并帮忙找市场谋发展。市场销路问题解决后,他就一心在本村发展蛋鸡养殖,再投资70万元新建1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养鸡场1个,配备有专门运输车2辆。如今他的养殖规模已经达到15000只以上,新带动养鸡专业户3家,吸纳20劳动力就地就业。作为副书记,他表示将继续扩大规模,新招本村劳动力10名,带动本村养殖业发展5户,并免费将自己的养殖场作为本村乃至全乡养鸡专业户的培训基地,为养殖业发展再立新功。
  2、环境的优化引回了“能人”产业副书记。沙河店村是沙河乡人口大村,出门闯荡成为“老板”的有钱人不下20人,其中闻新兵是其中的“大哥大”,个人资产超2000万元,年届不惑的他,有意回乡创业,却愁于没有合适的发展项目。2013年初借回家过年的机会,乡村干部找他谈话,帮助寻找发展路子。不久,闻新兵的沙河店特色养殖公司成立,租恁山场2000亩,首期投资100万元。任副书记后,他干事创业的劲头更大了。目前,该公司投资总额已达300万元,特色猪栏、牛栏、羊栏已经建成,2014年初将引进山东莱芜黑猪、新疆黑牛和河南山鸡,全面投产。该公司的发展,直接带动50人就业,提高收入总额超过80万元。2014年,闻新兵有了新的打算,将以公司为依托,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全村发展养殖业,自己的公司山场作为村民发展、培训、增收创业的场所,把沙河店村打造成为全县知名的特色养殖专业村。
  3、一个产业副书记带动一方产业发展。卢家坪和朱家坪烟叶产量占全乡一半以上,其中,两个产业副书记刘守成和刘兵的烟叶种植面积分别达55亩、95亩。他们既是种植大户,又是技术指导员,对于两村的烟叶发展发挥了“引头雁”的作用。在这两个副书记的带动下,两村的烟叶农业产业正蓬勃发展,烟农数量都在80户以上,发展面积均超千亩,成为全乡烟叶种植大村。2013年,由于技术指导到位,两村烟叶均价达到12元的高位,实现烟叶产值300多万元,烟农人均增收1.2万元,当地群众一举脱贫致富,产业副书记赢得群众广泛赞誉,名气大增。
  4、“传帮”带出产业副书记。火光村是沙河乡第一大村,年届60的村支部书记沈龙友工作一直很出色,由于年龄原因,多次提出辞职让贤,但该村多名干部年龄都近60。为了培养接班人,准备针两个农村新党员作为后备干部,但他们没有自己的产业,不能服众而被淘汰。该村40多岁的致富能手冯必根对发展产业既有丰富的经验,又有“富人”特有的号召优势。他上任后,积极谋划,不分日夜做烟农工作,多次到烟叶公司钻研种烟技术,回来后教会烟农。自己出资为烟农发展烟叶铺底。2013年,火光村烟叶从150亩发展到500亩,这与冯书记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白沙河的产业副书记陈国上任后,主动带领当地农民发展家庭大鲵养殖业,无私奉献技术,联合帮扶做大做强,现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
  去年以来,沙河乡通过产业副书记的培养选拔,储备了村级年轻优秀后备主职干部6人,进一步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带动了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