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茧成蝶新农村 志为房县“后花园”⑤-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化茧成蝶新农村 志为房县“后花园”⑤


作者:田兰兰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24日

除了传统的松杉、茶叶、油茶、板栗等产业,南潭人凭自己的聪明和勤劳,不断开辟致富渠道,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村民高辉珍有一手做豆腐的好手艺,她做的豆腐是纯正的柴火豆腐,滑嫩可口,深受村民喜欢,每次做出来,不到一会儿就卖完了。她的儿子在养蜂,现在养的蜜蜂有40多箱,每个花季能收入1万元左右,说起现在的生活,高辉珍的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笑容。在茶叶、板栗种植之外,南潭村近年来也大力推行山羊养殖、药材种植等产业,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民开办“农家乐”,力求家家户户都有致富的门路。仅09年,南潭村就发展药材500亩,实现产值100万元;发展核桃500亩,实现产值25万元;发展山羊1500只,实现产值75万元。现在南潭每年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70%的农户都住上了楼房。
        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就要让他们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为了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同时达到“村容整洁”的目标,在各级政府的规划下,南潭村通过“一建三改”扮靓生态家园,努力开创农村环境优美、生态平衡、文明和谐、生活富裕的新局面。
        为了改变村容村貌,红塔乡党委、政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设计,大力改善交通、人畜饮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全村通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硬化率达到90%,农田排灌沟渠通畅,农村饮水达到安全的标准。与此同时,全村大力推广“一建三改”,加大村庄环境整洁工作力度,通过建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改掉农村过去粪土乱堆,柴草乱放,垃圾乱倒,畜禽乱跑等陋习。通过一建三改,实现了生产无害化,生活用能清洁化,村庄变得整洁起来。
今年,南潭村又开始了民居改造工程,沿袭房县民居三开间、白墙面、坡屋顶、小青瓦等传统建房习惯,按照“青瓦、白墙、坡面、木窗”的建筑风格进行民居改造,统一外观样式、设计标准和建筑模式,并且在房前开辟花圃,进一步美化、靓化民居环境。在改造的过程中,所有人力、财力的投入都由政府承担,乡村各级领导还深入现场,充分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扎实苦干”的南潭精神,着力办实事、办好事,让村民得实惠,针对每家不同的情况,确定“一户一方案”。许多老百姓都说:“政府出钱、出力,把我们的房子建的更漂亮,环境弄得更好,这真是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
        目前,南潭村在环境整治和民居改造上已投资20多万元,完工后将花费上百万元,改造210户民居,惠及近千名群众。通过改造,南潭村改天换地大变样,整齐的院落,一条线的院墙,房屋掩映在绿色丛中,房前屋后、道路两旁花木相间,道路宽敞方便,环境干净优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是为生态休闲旅游村的建设吹响了前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未完待续)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