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双回归”工程壮大特色产业-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房县“双回归”工程壮大特色产业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1日
  本报讯 (特约记者杜达巍 通讯员李胜华) 今年初,毕业于青岛大学畜牧专业的红塔镇南潭村人徐杰,毅然辞去外地的工作,回到房县和妻子办起了山羊养殖场。如今,他们已养殖山羊200多只。时下在房县,像徐杰夫妇一样回乡创业的专业人才已有200多人。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农村创业人才、实用人才回乡创业“双回归”工程,通过创优环境聚才、对接项目引才、培植典型留才,初步实现了“人才回归,资金回流”目标,引领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制定政策,创优环境聚才。我县通过征求务工创业人员建议、深入学习全省 《关于进一步推进回归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征求县直各职能部门意见等方式,出台了《关于组织开展农村创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双回归”工程的实施意见》,对回归创业人才从创业项目申报服务、土地占用、税收管理、资金扶持、子女入学、户籍管理、住房保障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外出务工创业人才回归创业。
  培植产业,对接项目引才。县委、县政府确定了“烟、果、羊、药、菌、茶”六大支柱产业及重点项目,根据人才需求状况,不断创新方法,加大各类人才回引力度。利用新春佳节外出务工人士返乡之机,举行“春风行动”大型人才招聘会、邮寄贺年卡、发送节日祝福短信、举行新春茶话会,宣传创业政策。在房县籍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组建务工人员党支部,通过召开座谈会、县域经济建设情况通报会、房县籍人才联谊会等形式,宣传房县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重点宣传全县产业发展长远规划、产业发展现状以及重大建设项目,鼓励在外人才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回乡发展。
  搭建平台,培植典型留才。我县积极搭建平台,评选表彰优秀产业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浓厚的尊重人才氛围,从而留住了回乡创业人才。窑淮镇三岔村党支部书记周本进返乡成立茶叶产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茶叶产业。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该镇2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种茶,走上了致富路。周本进被评选为第二届“房陵英才”。化龙堰镇高桥村村民陈华海大学毕业后在外务工多年,在家乡创业政策吸引下,毅然辞去东莞市IT业高薪工作返乡创业。返乡后他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利用所学知识,带领村民建核桃种苗繁育基地900亩、核桃基地1800亩,帮助村民提高人均纯收入500元以上。在典型的带动下,全县先后有50余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和200余名外出务工能人回乡创业。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