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丈夫,他忍受着生活的种种磨难,悉心照料瘫痪21年的妻子,用瘦弱的双肩担当着家庭的贫困与苦难。他就是化龙堰镇化龙村5组村民郑传生。
10月初,在化龙村村主任的引领下,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郑传生的家。趁着好天气,郑传生在院外的地里忙活着,他的妻子刘金枝躺在床上,破旧的屋子被收拾得很整洁,虽然有长期卧床的病人,屋里却闻不到一点异味。
在村干部、左右邻居的描述中,我们逐渐了解了这个家庭21年漫长难捱的苦难,也被郑传生对妻子21年不离不弃、相儒以沫的真情深深感动。
一场灾难,疼在她身痛在他心
1980年,曾是同学的郑传生和刘金枝结婚,家里虽然只有几间土坯房,经济拮据,却也其乐融融。
老天似乎是在考验这一对恩爱的夫妻。幸福的日子,就在妻子从楼梯摔下来的那一刻起戛然而止。1993年农历7月,刘金枝搭木梯准备上楼取东西,结果脚没踩稳从楼梯上摔了下来。由于住在独家村,交通不便,郑传生把妻子一路背到当地卫生院,辗转又送到县医院治疗,最终她被诊断为高位截瘫。医院当时下了病危通知书,明确表示无法救治。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一家人陷入悲痛之中,郑传生望着昔日健康的妻子躺在床上,欲哭无泪。那一年,大儿子12岁,小儿子9岁。
一句承诺,一世担当一生坚守
面对高位截瘫的现实,刘金枝本想一死了之,却又放不下丈夫和儿子。“我要死了怎么办?孩子以后怎么办?”……夜深人静的时候,被病痛折磨的妻子总会这样问到。郑传生坚定地告诉她:“你放心,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砸锅卖铁也要给你治病!治不好我照顾你一辈子!”。
“照顾你一辈子”简单的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一世的担当、几十年的坚守,其中有多少磨难和艰辛,只有郑传生知道。为了这一句承诺,郑传生从40岁坚持到年过花甲。今年郑传生已经61岁了,这条充满艰辛的苦难之路还在向前延伸。
一路艰辛,他不离不弃默默坚守
妻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导尿管插了21年,郑传生忍受着难闻的气味仔细地为她一遍又一遍的擦洗身子,端屎倒尿,没日没夜。白天忙地里的活儿,到了饭点儿回来给妻子和上学的儿子做饭,晚上还要忙着洗衣服、帮妻子翻身……可他从没有半句怨言,每次都逗哄她,让她开心、安心养病。别的男人每月都能休息几天或者在外面做点零工,可他却一天也不能。走亲戚也不敢久留,三口两口扒完饭,就急着往家赶,时刻惦记着家里有个病人。
为了给妻子治病,花光了当初准备盖房子的钱,能卖的也都卖了,能借的也借过好多次了。大儿子念高中那会儿,刘金枝病情恶化,需到医院住院治疗,然而当时家里捉襟见肘,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种点粮食和喂猪。最困难时,连洗衣粉、盐都买不起,郑传生无奈之下,捡点破烂儿卖了买盐。为了给妻子筹钱治病,郑传生不知道偷偷掉过多少泪,受过多少屈辱。至今一家人仍住着几间风雨飘摇的土坯房。
一生相伴,他们相濡患难与共
面对生活的艰辛和丈夫无微不至的照顾,刘金枝的心被融化了。但她还时不时的劝说丈夫再娶人:“我这个样子也好不了,你也跟着受罪。你就是娶个哑巴回家,还能为你洗衣做饭分担家务,比现在好多了……”每至此,郑传生总是笑笑说:“我们结婚时你又不是这样,人要有良心,无论什么情况我都不会离开你。”
多年来,郑传生总是面带笑容细心照顾,从不让妻子看到他愁眉苦脸的样子。慢慢的,妻子的心情开朗了,病情也稳定下来了。
家庭的磨难,让孩子们从小就很懂事。在儿子的眼里,郑传生是一个好父亲、好榜样。怀着对父亲的崇敬,带着父亲的支持与嘱托,两个儿子相继穿上绿军装,在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中,继承着父亲的坚强与乐观,责任与担当。
在有些人眼中,大富大贵是幸福,而在郑传生眼中,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就是幸福!21年来,他以爱心与执着演绎着这种幸福,用坚守与柔情为妻子撑起避风的港湾,扬起了生命的风帆!(张丽莉 何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