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想当一个好老师-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我就想当一个好老师


作者:伍昌云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1日
我是伍昌云, 今年54岁,在房县姚坪乡化口教学点任教。 今天能和大家见面,一起交流工作,谈谈感想,我感到特别高兴,也特别荣幸。
我是竹山县文峰乡付家坪人,1981年开始在村里当民办老师。1982年,我嫁到房县姚坪乡化口村,与丈夫一起在当时的化口小学教书。1991年,我考上了竹山师范,成为公办教师。在化口村任教,现在已经31年了。
  从小,当老师的父亲就告诉我一个道理,种坏了庄稼只耽误一季,误了教育就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孩子越小,受老师的影响越深。我经常告诫自己,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不能误人子弟。我始终用严谨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传授学生知识、教学生如何做人。三十多年来,一批批的学生从这里起步,学得了知识,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自认为我尽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
  化口是一个偏远贫困的山村,困难孩子多,留守儿童多。前些年,我们家常常临时寄居着一些学生,我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同吃同住,同管教同爱护。对贫困、残疾孩子我尤其关心,让他们不自卑,不受歧视,使他们享受到平等的启蒙教育,树立起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变贫穷的理想。几十年来,这些从化口毕业的孩子,无论在县城读高中的还是在外读大学的,无论参加工作的还是成家立业的,都常常打电话、写信来问候我,上门来看我,我很欣慰。
  在我看来,一个地方,如果没有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没有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没有上课下课的铃声,这个地方就没有生机和活力。山里再穷,孩子们只要能上学读书,就会有希望。托起这种希望,是山村老师的责任和担当。我是一个女人,31年来经历了很多磨难,有时也感到无奈和茫然,不是没想过退缩,也很想到条件好的学校任教。但化口是我老家,这里条件太差,如果我走了教学点就会撤,孩子们就没地方上学了。为了这里的孩子,为了乡亲们的挽留,我留了下来。去年丈夫受伤后,乡亲们都来看望我,尽所能帮助我,我得到了孩子和乡亲们认可,觉得我是他们眼中的好老师,我很感动。 
  我这一生的理想就是当一名教师,当一名好老师。三十多年来我也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幸运的是在我即将退休的时候,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说实话,我就是一名山村教师,是基层教师群体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我做过的都是一些平平常常的小事。我知道像我这样的老师很多,比化口艰苦的地方也有,他们或许比我做得更好,比我坚守的时间更长,比我更优秀更应该表彰。在此,我要向所有长期坚守在一线和基层的广大同仁表达我最真诚的敬意!
  我深深地懂得,我现在所得的荣誉不完全属于我自己,它是对所有优秀老师的肯定和歌颂,它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一定会珍惜荣誉,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继续坚守化口教学点,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把山村的孩子们教好!

以背作桥,伍昌云背着孩子过河,护送他们回家。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