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农商行注意发挥本地自然优势和自身服务功能,全力支持发展具有鲜明山区特色的地方经济,推动自然资源商品化运作,促进山区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实效。
围绕县委政府确定的“药、茶、果、羊、菜、耳、菇、烟”等特色农业,今年春季,县农商行提前调查,尽早安排,及时发放,把支持特色农业的1.5亿元春季贷款计划提前落实到项目、到乡村、到农户。其中,投放2000万元,发展中药材20万亩;投放1000万元,发展野生蔬菜30万亩;投放1000万元,发展生猪30万头;投放1000万元,发展山羊30万只;投放2000万元,支持发展木耳、香菇生产;投放7000万元,为全县18家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流动资金。
“兴农药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拥有种子种苗基地3000亩,县内外“订单农户”6万多户、种植地道中药材10余万亩。去冬今春,县农商行董事长刘玉山和信贷人员一起三进“兴农药材”调查研究,了解信贷需求,及时发放贷款300万元,支持企业扩大规模。在农商银行的金融扶持下,神农本草”公司今年扩大自办基地3000亩,新增订单药材基地3万亩。
在县农商行的金融支持下,全县一大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诸如药材种植、林下养鸡、反季节蔬菜、大鲵规模养殖等种养业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