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金融机构商业化运作和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农商行如何既坚守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又改革创新、在支持山区农业转型升级中做出新贡献?县农商行近年来为此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从本期开始,本报推出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江文波 戢浩 报道:面对“三农”信贷特别是种养业贷款却徘徊不前甚至呈萎缩形势。今年以来,县农商行顺利启动、加紧实施了金融服务“十个一”示范工程,为“三农”信贷企业稳步回暖、做大做强开辟了新的蹊径。
从年初开始,县农商行开展了以建立一个种养大户、一个信用村、一个专业合作社、一个涉农龙头企业、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十个一”金融服务示范工程。各支行组织信贷人员深入辖区、会同乡村组织和相关部门调查初评,建立经营大户信用档案2500多份,并按照标准筛选出100余户候选示范户申报到县农商行。县行从各支行申报的候选名单中经现场考察,确定10个典型代表作为全县金融服务示范点予以重点建设。
房县标准化种猪场是县农商行重点扶持的种养大户。今年春季,县农商行发放贷款200万元,扶持上马一条全自动生产线,使该场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扩大一倍,从而把房县种猪场办成名副其实的“房县唯一”的现代化优良种猪繁育供应基地。
今年以来,县农商行在支农服务中,把信贷重点向种养大户倾斜,以促进山区农业转型增效。目前,全行累放支农贷款6.5亿元,占该行同期贷款总额的78.1 %,占县域诸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三农”贷款总额的81.8%,支农贷款增幅高于同期贷款总额增幅8个百分点,一举打破近年来支农信贷的徘徊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