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文化-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 分享淡定
    分享淡定
    闲暇之余,我细细品读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领略大诗…
  • 编织风筝线
    编织风筝线
    作为《房陵文艺》的副刊编辑,上一期的栏目出版后,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接受读者评判。与《今日房县》朝夕相处了多年的我,已经习惯了它的运作规律,突然去改变它,心里着实没底儿。 好几天,脑子里闪现的都是报纸、版面、标题…
  • 难忘兰花
    难忘兰花
    家中的阳台上放着一盆最普通的兰花,是山野间随手就能挖到的草兰,修长的叶子 四季翠绿,平日里我一盏清水,一捧灰土精心养护,一如我最爱的儿子一样。   我为何偏爱兰花?我查阅了资料,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孔子爱兰一说,唐诗…
  • 玉树不哭
    玉树不哭
    2010年4月14日早晨07时49分,当我们睁开朦胧的睡眼,怀着美好的心情,舒展优美的身姿,享受着熹微晨光的时候;当我们坐在干净整洁的食堂中,享受着可口的营养早餐的时候;当我们怀着求知欲,坐在教学设施先进的教室中上课的时候。谁会…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房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有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房县古为梁州城,西周以前为彭、房等部落方国。   春秋为防渚,属麇、庸二国之地。战国为房陵,属楚。   秦置…
  • 关于“房陵”
    关于“房陵”
    国家是社会成员分化为阶级后的产物,在国家诞生之前,属氏族社会,实行的是原始公社制。在原始公社时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和生活资料,不说私有制,连私有观念也没有,大家彼此是完全平等的。这个时候的…
  • 房县地名由来
    房县地名由来
    房县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   据清同治四年编撰的《房县志》记载,房县从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房县一直称为“房渚。”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防治水灾的…
  • 风  筝
    风  筝
    一支风筝,飞在视野里 那飞过秦汉 又飞过唐宋的 风筝,手里攥紧着 一根捋不完的线绳 一匝竹片,糊在白纸里 那放飞天空 又牵住女人的 风筝,心里飘忽着 一段扯不断的恋情 一脉山岗,绞在视线里 眺望成一…
  • 小城,那一串串匆忙的日子
    小城,那一串串匆忙的日子
    小城日子是什么?是引车卖浆亘古不变的吆喝,讨价还价时那份认真;是花前月下情侣们沾着蜜糖的呢喃,昏黄灯前老爸老妈絮絮叨叨的叮咛;是一声声小贩乱窜伴随的车笛、一阵阵学童奔跑中的校铃…… 小城故事也是老百姓一个…
  • 时光涂抹的油漆
    时光涂抹的油漆
    在城西我家老屋里,放着一把木质的老圈椅。所谓圈椅是我们那儿的方言,其实那就是一把小户人家的太师椅。 估计打那把太师椅的木匠手艺不精,也或许因为木料的欠缺或是因为贫寒人家用,不必那么精细。所以那太师椅的椅背和扶手…
    •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共471/共48页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