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任琦 孙华报道:6月26日,笔者从县人民检察院、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县国家税务局联合召开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企业家座谈会上获悉,今年元至6月,仅房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一个单位就为市场主体减负23万余元,参会的县质监局、国税局、地税局、住建局、环保局、交通局等单位都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措施来助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企业健康和快速地向前发展,除企业家所具备的经营战略、运作水平、管理能力、市场前景等基本要素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和区域性的扶持环境及优惠的投资环境,“内因”和“外因”的有机结合是做大做强企业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房县县委、县政府将“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不惜花重金打造经济发展平台,全力突破土地瓶颈问题,先后建成了泰山庙东城工业园、红塔高碑西城工业园,像武当金鼎制药、久澳化工、兆丰电子、粤能生物质热电联产、十堰雅德农用车、星源科技平衡悬架等一大批亿元企业和重点项目纷纷入驻和落地;开年来,高枧北城万亩生态产业园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为筑巢引凤和县域经济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互为“给力”,效益倍增。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年元至6月,县财政以反哺的形式筹集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200万元,农产品加工园区产业发展调度资金2000万元,重大产业发展基金5800万元,为37户工业企业担保贷款8757万元;县各家金融机构也纷纷伸出了温暖之手,积极提升金融企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构筑融资高地。县农商银行、县工商银行、县建设银行、县农业银行、县邮政储蓄银行都亮出了各自亮丽的“名片”,为“工业强县、旅游立县、商贸活县、项目兴县、农业稳县”战略的实施添砖加瓦,输血供养。截止5月底,全县各项贷款余额高达39.77亿元,比年初净增5.69亿元,通过各种途径为“谷竹”、“十房”两条高速公路融资4亿元,为全县100多家工贸企业意向性信贷授信8.1亿元。“输血”环境的改善,为企业生产经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使房县的工业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消除各种阻力,冲破各种障碍,不管是亿元企业、规模以上的企业,或者是刚落户、刚组建的企业,全部实行了“一对一”的帮扶机制,将县直100多家单位与所有企业联姻,结成亲戚关系,并将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与帮联单位的年终综合考核挂起钩来,从根子上形成经济利益上的“共同体”。如县委组织部、县司法局、计生局、县法院、县监察局、县物价局、县科协等单位,想为企业之所想,急为企业之所急,解为企业之所难,在资金矛盾的化解上,在扩能土地的征用上,在企业产品的销路上倾心倾力争取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难以冲破的关口,使一个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变成了引领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企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众星合力下,使房县的工业企业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跨越。今年元至5月,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6.1亿元,同比增长35.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40.3%,实现税收7643万元,同比增长8.7%,实现利润36794万元,同比增长29.5%,实现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同比增长7.8%,连续三年房县工业经济实现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