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房县茶叶产业发展-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房县茶叶产业发展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0日

  房县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产业方兴未艾,在上世纪,房县曾是十堰市茶叶主产县,鄂西北高香绿茶主产区。可近些年来,在省内外茶业突飞猛进的大好形势下,房县茶叶产业却发展缓慢,究竟原因何在?笔者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于近期对本县茶叶产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拥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1、生态条件好。房县地处鄂西北大山区,境内山峦叠障,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越,立体气候明显,具有开发高香型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

2、茶叶品质优。我县茶叶产区主要分布在600—800米的二高山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茶树病虫害少,所产茶叶具有香浓、味纯、耐泡、有效成份含量高、无污染的内在品质。

3、发展空间大。房县现有20个乡镇场,总面积5110平方公里,是湖北省第一大县,宜茶乡镇就有16个,有20万亩耕地适宜调整种茶,发展空间巨大。

4、政策机遇好。房县已被省政府列入湖北省高香绿茶板块基地县(鄂政办发[2006]77号文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接续产业发展规划将茶叶做为重点建设产业(2008-2015年)、“鄂西北百里茶叶生产长廊”联接县、“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等项目的建设,都为我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5、富余劳力多。茶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档名优茶生产更需要大量采摘劳力,房县每年有12.5万的富余劳力,为发展茶叶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劳动力保障。

(二)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

1、生产基地初具规模。2008年,全县茶叶基地总面积达到4.5万亩,其中开采面积2万亩,抚育面积1万亩,当年新建1.5万亩。全县茶园在遭受严重冻害的情况下,当年产量仍达到220吨,实现产值455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达到15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5%、33.3%,名优茶比例达到60%以上,实现了“一年受灾、一年恢复”的重建目标。

2、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上世纪,房县科技人员就开展技术攻关,总结出了“一年种,二年采,三年产量过一百”的栽培种植模式。近些年来,我县又重点推广了高垄畦作栽培、机采机修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轻简高效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生产与加工技术,通过现场指导、组织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等措施,不断提高茶叶的生产技术水平,全县有机茶生产面积达到2000亩,名优茶比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60%,茶叶生产加工的科技贡献率比上世纪提高了5-8个百分点,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3、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近些年来,我县通过优化、整合茶叶资源,改进管理体制,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茶场优化整合到到37个,培植市级龙头企业1家,初步形成以名优茶研制中心、吴氏茶叶为龙头,以县、乡规模茶场为骨干,以村组种植大户为网络的“企业+基地+农户”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格局。2008年,吴氏茶叶有限公司产值达到35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10万元,带动3000户茶农人均增收300元。

4、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县共有7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注册了茶叶商标, “神农绿茶”、“陵州毛尖”、“关山绿羽”、“神农银剑”、“佛山雪芽”等一批茶叶品牌研制成功,先后33次获得国际、国家、省、市茶叶品审会奖励,其中获得国际银奖1次、国家金奖4次、鄂茶杯金奖7次、市茶叶审评会金、银奖21次。我县生产的“神农绿茶”2001年获绿色食品认证,2005年获有机食品认证,全县共有6家企业获得绿色、有机茶认证证书,认证总规模达到9000亩,认证产量200吨,位于十堰市前列。2006年,我县生产的“神农绿茶”被湖北省认定为“二十佳名优茶”。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地规模太小,发展速度过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房县茶叶发展速度最快,最高时面积达到3.5万亩,仅次于竹溪,但十几年过去了,我县茶叶采摘面积仍只有2万亩,被“两竹”远远地抛在后面,一直到去年,全县才又新建了1.5万亩茶叶基地。由于我县茶叶基地生产面积太小,茶叶原料生产严重不足,每到春茶上市季节,出现了加工企业抢鲜叶,消费者抢茶叶的现象。据调查,我县每年需消费各类茶叶500吨以上,但全县茶叶总产只能达到250吨左右,还有50%的茶叶需要“进口”。由于茶叶基地面积太小,发展速度过慢限制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

2、老基地建园质量较差,经济效益不高。我县现在开采的茶园多是计划经济时代建设的茶园,当时建园的指导思想是“不与粮油争地,提倡茶园上山”,绝大多数茶园是坡度大、土层薄、远离农户,造成茶园管理不便、抗灾减灾能力差,再加上受资金、技术、劳力等诸多因素制约,许多茶园管理粗放,重采轻管、粗采滥制现象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出效益。

2、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太弱。房县虽有几十个大小茶场,但还没有一个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实力不强,生产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加工设备落后,品种结构单一,产品质量不高,经营效益差。各个茶场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企业管理水平、经营模式都还处于较低水平,多数茶场都还是作坊式生产,茶叶产品五花八门,生产加工标准是多种多样,他们不注重市场研究,忽视产品质量管理,不注重新产品开发和品牌保护,市场开拓和营销手段落后,致使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美誉度不断下降。吴氏茶业有限公司和佛洞茶场通过多年发展,虽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成绩,但不能担当起全县茶叶发展重任,充其量还停留在自我发展壮大阶段,产业链还十分薄弱,龙头带动效应还没有真正“舞”起来。在茶叶新产品开发和深加工方面与其它县市相比差距很大,深加工项目尚未起步,茶叶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3、没有一个市场认同度高、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虽然全县众多茶叶生产企业先后开发形成了一批名优新产品,有的还开发出了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但至今仍无一个在国内、省内以至于市内叫得响的品牌。究其原因,一是名牌产品生产量小,销量少,一般仅为几十公斤,多不过几百公斤,仅仅停留在“礼品茶”、“参评茶”的规模,对消费者影响极为有限。二是企业注重创品牌而不注重保品牌。由于我县茶叶的内在品质好,先后创造了多个省优品牌,然而企业创出品牌后,既不注意对其大力宣传,也不注意保持应有的质量,有的甚至为了短期效益而以次充好,致使很多优质品牌成为昙花一现。三是企业各自为政,难以形成体现地区特色的区域名牌。目前全县有大大小小的茶叶生产厂家三十多家,生产销售规模差异很大,各自都有自己的牌子,质量、包装参差不齐,品牌甚多,五花八门,龙蛇混杂,消费者不知所以。

4、***,阻碍了茶叶的规模化生产。茶叶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性、建设投入大的朝阳产业,但受地方财力限制,对茶业投入扶持力度还不够,茶业专项资金投入少,茶园和厂房设备改造升级难度大,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另外,很多承包经营者自身实力不强,投入有限,影响了茶叶基地建设步伐,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

  三、产业发展对策

  近两年来,全县上下充分认识到了茶叶产业在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县委、政府已将茶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发展,在组织领导、资金政策、技术推广等方面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县成立了茶叶产业领导小组,对全县茶叶产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科学决策。领导小组下设茶叶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建设项目的组织协调、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目标考核等工作。各有关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实行政府领导、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了加大对茶叶产业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我县在去年出台了房办发[2006]64号文件,将捆绑整合退耕还林、农业板块、低产林和低丘岗改造等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资金捆绑、各计其功”的办法,优先用于茶叶基地建设,新建茶园由县政府无偿向农户扶持茶种,并每亩补助建设资金200元,在茶园抚育管理的前3年,每年补贴105元的抚育管理费。茶叶产业办抽调技术骨干加强对新建茶园和加工车间的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和规划设计;有关建设乡镇将抽调经济发展办公室和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有关人员组建技术专班,包村包户,负责建设地块和加工车间的作业设计和质量把关,并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

 为推动茶叶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下一步还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快速建设茶叶生产基地。坚持科学发展的方针,按照布局区域化、建园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的要求,突出“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在宜茶乡镇,重点在窑淮、姚坪、大木、土城、中坝、红塔、白鹤、门古等“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乡镇,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分户建园、高垄畦作的发展种植模式,新建一批高标准茶叶基地,力争到2012年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

2、推行茶叶的标准化生产。要加快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强茶园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茶园投入品的使用,推行茶园覆盖免耕技术,坚持施用生物活性肥和有机肥,控制施用化学肥,采取农业、生物、物理等方法防治病虫害,大力推广茶园机械化管理,名优茶机械化加工等优质高效实用技术,严格执行生产、加工、包装、贮藏、销售全程无污染控制,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全县茶叶实现“绿色化”、“有机化”。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执行国家产业化扶持政策,在资金、项目、信息上对重点茶场和龙头企业给予倾斜,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龙头骨干企业、名优品牌集中,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创品牌,品牌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积极探索和完善经营机制,支持龙头企业或骨干茶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推行“企业(茶场)+基地+农户”的统分模式,企业(茶场)统一加工、统一销售,茶农分户建园、分户管理,通过合同契约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

4、打造精品名牌。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为抓手,强化品牌意识,培育精品名牌,大力开发名、特、优质茶。进一步加大对品牌的整合和保护力度,推行“QS”市场准入制,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进入市场销售”的品牌发展战略,完善检验监测体系,重点培育以“神农绿茶”品牌为代表的有规模、有市场、有带动力、有发展潜力的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建立市场与企业(或茶场)快捷的营销渠道,促进茶叶产品流通,解决品牌过多过杂、有品牌而无名牌的问题,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益。

5、加强政府服务。全县上下要把茶叶产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要保持政策连续性,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套实施办法”的要求,落实好专人、专班,经常研究和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要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投入,县委、政府每年都应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老茶园改良、新茶园建设及各种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对农民的技术培训;要加大协调力度,有效整合部门力量,把分散在各部门手中的项目资金集中安排,捆绑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要引导茶叶加工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引导茶农建立专业生产合作社,充分发挥这些中介组织,在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中的作用,提高茶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经营、自求发展的能力;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农户带动能力;要培育专业营销队伍,不断拓展产品销售市场。三是要引导培育茶叶专业市场,要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有力查处。四是要加快企业改革,尽快完成对原有国有、集体茶场的改制和重组,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激发产权人、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五是政府和企业应双向努力,精心策划,推出一批“茶文化”、“茶乡游”、“休闲观光茶园”、“茶叶精品拍卖”等文化旅游项目和设施,将茶业与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6、打造统一名牌。茶叶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质量、价格的竞争,更主要的是品牌的竞争。但一个品牌无论其声名如何显赫,若没有一定的产量和规模,就很难占领更多的市场分额。市场经济讲的是区域经济优势,各县市要突破当前以行政区域抓茶业的思维方式,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市委、市政府应及早谋化,加大对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指导力度,针对我市茶叶品牌多、规模小、效益差的实际,建议对全市茶叶品牌开展专题研究,进行整合,推出1—2个知名度高、前途好的品牌作为我市茶叶的首选品牌,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在全市茶叶产业中龙头品牌的作用。品牌确定后,可将品牌扩散到全市的主要产区,使各地都围绕这个品牌进行建设发展。

7、争取项目倾斜。茶叶产业是一项长效产业,基地建设、龙头扶持和市场培育都需要较大的前期投入,但我县经济不发达,县财政和农民收入都很低,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发展产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所建树。省委、省政府一定要在鄂西北高香绿茶板块建设、南水北调生态环境保护、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退耕还林接续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进行项目倾斜,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推动房县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