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房县电视台记者孙国 黄建太 报道:“8.6”特大暴雨灾害中,我县部分乡镇基础设施和人民群众财产造成重大损失。9至10号,记者徒步行走60多里山路,深入万峪河乡受灾最重的原班河管理区,对灾区干部群众抗灾自救、安置灾民、组织生产生活等进行了采访。
10日下午三点半,记者收拾好行装开始出发,由于沿河的公路损毁严重,几乎无路可走。好在是路上遇到了好心的摩的,充满爱心的三轮车师傅,听说记者到一线采访,都主动帮助送上一段。山区朴实厚道的群众,激励着记者深入一线的决心,禁不住加快了前行的步伐。在三个半小时的艰难跋涉中,记者感受到一路上浓浓的抗灾救灾氛围,石头上的标语、使着牛劲的挖掘机、地里劳作的村民、电线杆上抢修的工人,都在诉说着然们抗灾救灾的坚强信心。
听群众介绍,灾后第二天,电力、通讯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抢修专班,深入到这里,开始连续抢修。一位不知名的电力工人讲道:“我们是洪水发生之后,6号进入万峪河开始恢复线路。整个万峪乡是76台配电台区,截止到昨天(9号),我们已经恢复了71台,还有5台的配电台区没有恢复,力争今天晚上把所有的配电台区恢复用电”。
电力供应和移动通信的恢复,顿时让小山村恢复了生机,搁置了几天的电视前,坐满了看奥运的人们。群众生活用电有了保证,烤烟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大家通过电话、电视可以了解到外界信息,与家人和亲朋好友联系,互报平安,互相问候,社会大局保持了稳定。
万峪河乡党委副书记、灾后重建指挥部指挥长李兵说:“灾后,我们第一时间在重灾区小平村成立了灾后重建指挥部,我们分工协作,昼夜奋战,分别负责电力、通讯、交通和灾民安置等工作,目前,在我们指挥部统一组织协调下,灾后重建工作进展十分顺利,电力、通讯已经打通,交通建设我们正在昼夜奋战,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