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带血、咳痰不止
很多患有慢性肺病的人
可能对此不以为意
然而,这些症状背后
有时却隐藏着致命的危机
近日
十堰市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通过“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这一精准微创技术
为两位晚期肺癌的高龄患者
带来了新希望
不仅迅速消除咯血症状
更让肿瘤明显缩小
男子咯血两月确诊肺癌
微创灌注现生机
68岁的周大爷(化姓)患有高血压、慢阻肺多年。今年7月开始,他咳嗽、咳痰的老毛病加重,并且痰中经常带血,持续了两个月。起初,周大爷并未重视,但家人始终放心不下,坚持带他来到十堰市人民医院就诊。
经过CT检查,结果令人心惊:周大爷的左肺下叶有一个巨大肿块,尺寸达4.7*7.1厘米,已经将左肺下叶的支气管完全堵塞。进一步的支气管镜下取活检证实,确诊周大爷为晚期肺癌,而且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左侧胸膜,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
面对无法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传统的全身静脉化疗虽然有效,但副作用较大,许多年老体弱的患者难以耐受。针对这一复杂病情,十堰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川医生在全面评估周大爷的情况后,向他及家人详细介绍了一种局部化疗方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王川医生为患者评估病情。(资料图)
经过慎重考虑,周大爷全家同意了这一治疗方案。9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疗团队为周大爷实施了手术。术中,鉴于周大爷存在咯血症状,医生们在完成灌注化疗后,还同步实施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用栓塞材料堵住为肿瘤供血的血管,从根源上解决了咯血问题。同时,还为周大爷进行了靶向基因检测以及免疫学检测等,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术后,周大爷的咯血症状当即消失,身体也无其他明显不适。更令人欣喜的是,三周后复查CT显示,他左肺下的肿瘤肿块明显缩小,并且出现了肿瘤细胞坏死,形成了空洞。这意味着此次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周大爷后续的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周大爷的经历并非个例。84岁的赵大爷(化姓)有着5年的慢阻肺病史,常年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持续了三年之久,他一直靠止咳、止血药维持治疗。直到今年8月底,赵大爷出现呼吸困难,才不得已到医院检查,最终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考虑到赵大爷84岁的高龄,身体无法耐受常规的放化疗,且本人十分抗拒手术治疗,王川医生再次推荐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方案。10月19日,手术顺利完成,赵大爷的咯血症状被成功止住,后续将根据复查情况评估肿瘤控制效果。
精准灌注直达肿瘤
给不耐受患者带来新希望
王川医生介绍,支气管动脉灌注术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给不可手术切除、不能耐受全身化疗或靶向/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这项技术支气管动脉灌注术的核心在于“精准灌注打击”。医生通过微创方式,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化疗药物经导管直接输送到肿瘤的主要供血支气管动脉,让药物直接“灌注”到肿瘤内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则是在灌注药物的同时,用特殊材料减少肿瘤的血流供应,抑制肿瘤生长。
相较于全身静脉化疗,这种治疗方式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实现了高效与低毒的平衡。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区域,局部药物浓度可比全身化疗显著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更强、更直接,用药总量大大减少。这意味着在更好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全身的副反应明显减轻,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保障。
对于许多晚期肺癌患者来说,这项技术开启了新的治疗窗口。尤其是无法耐受手术化疗、老年人或化疗反应较强的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这种治疗方式创伤小、恢复快,通常术后很快就能下床活动。如果需要还可以多次重复治疗,为晚期患者提供了可持续的治疗方案。
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支气管动脉灌注术正在肺癌综合治疗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与其他治疗方法排斥,反而能与放疗、靶向治疗等形成互补,共同为患者构筑更完整的生命防线。对于正处于困境中的肺癌患者和家属来说,这种微创介入或许会成为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


 
  








